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40载岁月里,公路的变迁始终是最富生命力的发展印记。从尘土飞扬的土路到平整宽阔的柏油路,从人背马驮的艰难到车轮滚滚的便捷,每一段路的延伸,都是这片土地奔向美好生活的坚实脚步。
“1996年跑货运时,丽江到维西的路上,最多也就遇到10辆车。”曾做过10多年货车司机的李强至今记得当年在路上的孤独。“我在丽江第一次见到柏油路时,不敢想象有一天在维西也能看到这样的路。”2000年他转跑客运,沿途颠簸与仆仆风尘伴随着司机乘客,成了维西县老一辈人对“路”的固有印象。
“以前从维西到丽江得走两天,翻犁地坪那段路更是坑洼难行。”维西县民族服装厂原厂长罗宁揉着膝盖,想起当年的路仍直摇头,“去昆明更难,坐班车要五六天。厂里冬天用的布料必须秋天就往回运,不然大雪封山后,啥都进不来。”罗宁当厂长后,有一次从昆明运送物资回厂,行至丽江新主一带时遭遇雪崩,被困了两天两夜。“看着窗外厚厚的积雪,心里急得直冒火,至今叫人难忘。”罗宁说。
维西县交通运输局工程师赵秋华与路的缘分,比李强和罗宁还要深些。1995年参加工作的他,最早在岩瓦道班养路。1998年以前,维西能通车的行政村寥寥无几,群众买物资全靠人背马驮,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那时候往德钦方向的路中间都长草了,一年到头没几辆车过。”在赵秋华的记忆里,早年的路更像是阻碍发展的“拦路虎”,“更不用说一切工作全靠人力,清理塌方、边沟除草、修补坑塘,哪段路出了问题,扛着工具就往哪赶。”
改变从修路开始。1993年,维通路第二阶段全线贯通,让维西与外界的联系多了条动脉;2001年动工的香维公路(通县油路),2002年部分通车,2003年全线贯通,黑色的路面第一次在山间铺开;德维路、白维路等县际公路陆续延伸,织起了县域交通网;2017年,维通路新建二级公路启动,2021年通车后,车程从原来的5个半小时缩短到1个半小时,天堑变成了通途。“如今再看道路养护,机械化设备早就取代了人工,效率翻了不知多少倍。”赵秋华感叹。
路的变迁,也藏在一个个村寨的故事里。1995年,攀天阁乡安一村的公路测绘队在雨季里三进三出,才勘测出10多公里的路线。1997年,中路乡腊八山村的村民要到县城,要么徒步翻山走4个多小时,要么绕远路坐车60公里到山后再徒步爬山两小时。1998年之后,维西县全面展开通村通组公路的测量工作,测量队员常常成天成夜扎在山里,通过一步步的丈量,让土路变成了弹石路,弹石路又升级成柏油路。如今,村子通车后两小时就能抵达县城;以前村民连夜人背马驮去县城经商,现在家家户户有了摩托车、汽车,山里的特产当天就能运出去,外面的货物也能很快送进来。
40年风雨兼程,维西的路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连起来”到“跑得快”。车轮碾过的,不仅是脚下的路,更是维西人从闭塞到开放、从贫困到富足的幸福轨迹。
本报记者 贡秋次仁 张帆 彭少杰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艳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7月23日 09:54
2025年07月23日 09:53
2025年07月23日 09:51
2025年07月23日 09:50
2025年07月23日 09:49
2025年07月23日 09:4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