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暖花开。走进善洲林场,漫山遍野郁郁葱葱,仿佛置身于绿色王国中。经过30多年的植树造林,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从不足17%提高到97.17%,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从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又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山光水枯、一片荒凉,被称为“大亮山”,当地群众的生活用水要到六七公里外的地方人挑马驮,生产陷入“一人种三亩,三亩吃不饱”的贫困境地,生活十分艰难。为了吃饱饭,村民大面积开荒种地,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88年3月,杨善洲从原保山地委退休,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组建大亮山林场。他身先士卒带领大家克服万难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硬是把5.6万亩荒山变成了绿洲林海。2009年4月,杨善洲将当时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并谢绝了当地政府的奖励。杨善洲去世后,林场更名为“善洲林场”。
“截至目前,善洲林场已累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者192.4万多人次,管委会举办各类培训班2574期,9.23万人次参加,13个省部级单位、17个厅级单位在基地挂牌开展合作办学,学员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机关。”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主任李亚林介绍,多年来,善洲林场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宣传生态文明思想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全国有影响的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基地和平台,是激励云南各族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开拓进取、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家园,也是全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指示要求的生动实践。
今年来开展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显示,每年善洲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9.61亿元,直接受益人口涉及姚关、旧城、酒房共3个乡镇11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3万多人,间接受益人口10多万人。李亚林说,林场建成后,林区群众每年能直接获得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助56万元,更重要的是极大改善了周边乡镇农业灌溉条件。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管委会联动周边乡镇不断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通过发展生态养殖业、林下种植业、特色林果业、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不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区域经济效益最大化。
如今的善洲林场,林木葱茏、流水潺潺、空气清新,是集“生态体验、红魂传承、森林探险、自然保育”为一体的人文生态旅游胜地。近年来每年接待旅游者25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超过1亿元。
本报记者 杨艳鹏 文/图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杨军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0日 10:06
2024年03月08日 11:36
2024年03月07日 17:16
2024年03月07日 17:12
2024年03月07日 17:08
2024年03月06日 09:31
2024年03月05日 17:48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