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滚动新闻

    一些老年人沉迷短视频、短剧,如何摆脱对手机上瘾?

    2025-02-27 10:15:23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原标题:一些老年人沉迷手机短视频、短剧,带来身心损害——

      银发族如何健康“触网”(民生一线)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深度普及,越来越多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成为“手机达人”,但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成瘾”问题。沉迷短视频短剧损害身体健康、非理性参与直播购物、被“奖励”“返现”诱导长时间刷APP……老年人“触网”为何会面临这些问题?如何完善机制,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智能时代?本版约请记者深入采访。

      ——编 者

     

      最近,60多岁的湖北武汉市民陈阿姨迷上了看短剧。有时半夜醒来睡不着,为了不影响老伴,陈阿姨就戴上耳机躲在被子里“划屏幕”,一看就是几小时。春节期间,她突然感到眼睛胀痛,视力急剧下降,孩子带她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需要做手术。

      短视频内容丰富、情节跌宕,深受“银发族”青睐,但也带来了沉迷甚至“成瘾”问题,影响正常生活。如何帮老年人摆脱对手机上瘾?记者进行了采访。

          老年人沉迷短视频,有损健康还可能上当受骗

      经过初步检查和询问病因,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刘洋对陈阿姨作出了诊断:“患者在黑暗中长时间用眼,瞳孔扩大,挤压前房角,让其变得更窄。相当于眼睛里的‘下水道’不通,水流不出去了,眼压不断升高,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

      通过穿刺、放水把眼压先降下来,再上眼药后进行手术……经过精心治疗,陈阿姨双眼视力逐渐恢复,顺利出院。

      “老年人长时间看手机,不仅容易诱发干眼症、青光眼、视疲劳等疾病,严重的会给视神经带来不可逆的损伤,还可能造成颈椎、手腕等身体其他部位的问题。”刘洋介绍。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达34.1%。沉迷短视频除了影响健康,还容易引发经济方面的问题。

      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年近七旬的邓大爷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刷短视频。去年7月,他刷到一条视频称“针对老年人开设手机剪辑视频课程,无门槛,学成后可以发布短视频赚钱”。学了几天免费课程后,“老师”称“只需要缴纳2997元的学费,就可以参与更详细的直播课,课后作品不仅能帮助推广,还能每月返利”。然而,邓大爷缴费后,“老师”就不再理会他,邓大爷只得报警,在警方帮助下才追回了这笔钱。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一些短视频平台利用算法锁定老年人推送离奇、浮夸“微短剧”,然后再以极低价格诱导其继续观看并默认开通免密支付,随后按集扣费并自动播放。还有短视频或购物平台广告弹窗诱导“抽奖”,消费者点击后被跳转至第三方支付平台自动扣款。

           社区支持与代际互动的缺乏,导致老年人寻求“代偿”

      62岁的吴女士家住鄂西某市的乡镇,3年前,她来到城区帮儿子带孩子。

      从乡镇来到城市,吴女士一时难以适应,出门既不熟悉路,也不知道去哪里玩。“孙子白天上学,我在家里没什么事干,在别人的介绍下,就开始用手机刷短视频做任务赚钱。”吴女士说,除了吃饭、睡觉、带孩子,在手机APP签到、刷视频成为她每天必干的事。

      专家表示,很多人退休之后,难以适应突然闲下来的生活。看短视频、听小说等做任务赚钱的方式容易上手,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吸引力。

      “老年人热衷刷短视频,与社区支持、代际互动等的缺乏有一定关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贾煜认为,倘若代际互动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容易诱发老年人的精神孤独。刷短视频等娱乐活动能够缓解他们的心理孤独。

      另一方面,部分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有限以及适老化的公共文化设施不足,也让一些老年人不得不通过虚拟世界寻求精神慰藉。有老年人反映,“小区可供老年人活动的空间和设施很少,只在中心区域有几处儿童的游乐设施,旁边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孩子们玩的时候,大家只能站在一旁闲聊或刷手机。”

           用制度约束算法权力,多方共建防成瘾机制

      专家通过对武汉市一些社区的老年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后发现,存在网络成瘾问题的老年人占比约为19.71%。其中,82.48%的网络成瘾老年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观看短视频。贾煜表示,一些平台通过捕捉老年人对“家庭”“健康”“陪伴”“怀旧”等关键词的偏好,定向推送内容,强化情感依赖。

      对此,贾煜建议政府、平台企业、社区和家庭等要携手共建防成瘾机制,给予老年人更多关心爱护,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数字红利。

      比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规范,引导平台对老年人账号实施“反成瘾机制”;关闭“无限滚动”功能,每隔一段时间强制弹出休息提示;向60岁以上用户推送医疗、投资类广告,要进行严格监管和审查;等等。

      社区可以组织专家为老年人开设短视频防沉迷培训,提升防沉迷意识。家庭层面,子女可鼓励老年人学习一些新技能,如书法绘画、制作手工艺品等,让他们的生活更充实。

      “针对老年人短视频成瘾问题,需要通过制度约束算法权力、社区重建意义网络、家庭创新互动模式的组合策略,将技术重新锚定在人的真实需求之上。”贾煜说。

          注意用眼卫生 谨防套路骗局

      适度浏览内容健康向上的手机短视频,有助于老年人提升网络素养、增长见闻、放松休闲。在此过程中如何避免成瘾?在使用手机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刘洋建议,老年人使用电子产品可以遵循“20—20—20”原则,即每近处用眼20分钟后,休息20秒,利用这20秒向20英尺(6米)以外的地方远眺,让眼睛有“中场休息”的时间。

      尽量避免躺着玩手机、关灯看手机。躺着玩手机,尤其是侧躺时,眼睛被枕头压迫,导致眼部供血不足,容易引发视疲劳,出现眼干、眼涩等症状。关灯时,光线较暗,为了看清物体,瞳孔会放大,导致眼压升高,进而影响视力,甚至可能引发青光眼。老年人普遍存在老花眼等问题,长期用眼习惯不佳,更易导致眼睛病变。

      不建议边走路边看手机,这样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走路的时候,身体会不停晃动,手机与眼睛的距离也在不断变化,眼睛需要实时调节焦距,也会加重视疲劳。

      除了重视健康问题,老年人也要注意提防一些短视频平台上存在的“套路”和诈骗行为,保护好自身财产。“老年人获取信息渠道相对较少,对短视频内容鉴别真伪能力比较弱,容易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湖北省公安厅反诈中心负责人吴春丽提醒,尤其是涉及网课、养生、投资理财等主题的短视频,可能会诱导用户下单购买商品,或者以多种“话术”、理由诱导老人充值、付款、转账等。老年人在刷短视频时,应注意做到未知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寻求帮助。

      本报记者  范昊天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经国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原标题:一些老年人沉迷手机短视频、短剧,带来身心损害——  银发族如何健康“触网”(民生一线)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智能手

    2025年02月27日 10:15

      “临时帮忙”咋成了岗位调动?  法官提示,调岗须劳动关系双方协商,员工“实际履行”不能成为被动调岗理由  阅读提示  公司要求货

    2025年02月27日 10:14

      中新网2月26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云南、广西等地出现中雨或大雨,华北、东北地区等地出现大风。未来三天,西藏、新疆西部等地有降雪或雨夹雪;江

    2025年02月26日 15:24

      ​盗播乱象时有发生,带货“李鬼”如何根除?​  专家认为,平台、版权方、监管部门应形成合力,构建技术与法律双重防线  本报讯 (记

    2025年02月26日 09:52

      中新网西宁2月25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5日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委宣传部获悉,2024年,茫崖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7%、25%。  图为

    2025年02月25日 15:31

      中新网雅安2月25日电 题:大渡河悬崖古村落村支书郑望春:为网红山村谋“长红”  作者 单鹏  “去年家里收入怎么样?发展种养殖有没有困难

    2025年02月25日 15:29

      最近网络上不少人售卖和饲养土拨鼠,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疾控局今天发布提示称,鼠疫一旦感染,患者会突然出现高热、淋巴结肿大的症状,病情常常迅速恶化,

    2025年02月25日 15:19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