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不少人售卖和饲养土拨鼠,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疾控局今天发布提示称,鼠疫一旦感染,患者会突然出现高热、淋巴结肿大的症状,病情常常迅速恶化,死亡的可能性极高。
这里可能存在一个误区:以为鼠疫都是老鼠传染的。其实,自然界的很多动物都可以感染鼠疫,尤其是鼠类、旱獭等啮齿类动物。
土拨鼠能传播鼠疫
旱獭,又称土拨鼠,是一种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啮齿类动物。这种看似可爱的野生动物,实际却是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省份分布着广泛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而土拨鼠就是这些疫源地最主要的宿主动物。所以,土拨鼠再萌,也不要与其亲密接触,围观和逗乐土拨鼠属于高危行为。
人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鼠疫
人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鼠疫。鼠疫主要通过病媒生物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在自然疫源地,病媒生物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跳蚤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土拨鼠身上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后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人接触染疫的土拨鼠时,或接触鼠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时,病菌通过皮肤表面伤口或黏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
此外,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病人在呼吸、咳嗽时释放出的病菌可以形成飞沫,此时他人吸入时也可造成感染。
如何预防鼠疫
一避免接触。远离土拨鼠及其洞穴,不要捕捉或饲养土拨鼠。
二个人防护。在野外活动时,穿戴长袖衣物和使用驱虫剂,防止跳蚤叮咬。
三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防止啮齿动物和跳蚤滋生。
四健康监测。如果接触了土拨鼠并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前往最近的医疗机构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
外出旅游应该怎么办
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和土拨鼠接触,不去逗玩健康状况不明的土拨鼠,做好防蚤叮咬,通过使用驱避剂、减少躯体暴露,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猎土拨鼠等野生动物。
鼠疫可防可治
鼠疫是古老的细菌性传染病,临床上可以使用多种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病人如果能够早期就诊,并得到规范有效治疗,治愈率非常高。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
(总台央视记者 杨阳 史迎春)
关健词:
责任编辑:何莉莉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2月25日 15:19
2025年02月25日 10:20
2025年02月24日 15:34
2025年02月24日 15:33
2025年02月24日 15:22
2025年02月21日 18:22
2025年02月21日 18:09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