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国内新闻

    南京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解社会治理难题

    2019-06-06 15:50:01 来源:法制日报 浏览次数:

       “治乱”促善治赢民心

      南京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解社会治理难题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中央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江苏省南京市通过全领域、多维度、常态化排查涉黑涉恶涉乱因素,在推动依法严惩、“打伞破网”、“打财断血”等方面同步发力,将“治乱”与破解社会治理难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相结合,把“为民导向”挺在前面,在堵漏洞、补短板、强治理方面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专项斗争的阶段性胜利。

      “专项斗争开展一年多来,南京市民对专项斗争好评率达95.39%,重点地区治安满意度达96%以上,2019年一季度群众安全感达97.9%,创历史新高,说明专项斗争不仅有效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赢得了更多党心民心,是一项英明果断、切中要害、完全正确的重大决策。”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扫黑办主任徐锦辉日前接受《法制日报》记者专访时介绍。

      瞄准群众最痛恨的黑恶势力

      2018年1月23日,长期盘踞在南京江北地区,通过争夺KTV、码头卸货、装修原料供应、建筑垃圾清运等行业的经营权,抢占场地、强收费用,从事开设赌场、暴力逼债等犯罪活动的严俊黑社会性质组织16人被批捕,此案成为江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以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批捕的“第一案”。

      通过充分发动群众参与,主动进攻、重拳出击,南京市瞄准群众最痛恨的黑恶势力开展排查整治,公安机关前后进行了5轮集中打击行动,成功打掉了一批黑恶势力。

      其中包括2015年以来就长期盘踞南京六合竹镇,横跨安徽、江苏两省,长期从事高利贷、“套路贷”并实施软、硬暴力讨债的单余兵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这个团伙长期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先后造成18人背井离乡、7个家庭妻离子散、11个家庭房屋被强行抵债,去年年底被法院依法严惩,主犯单余兵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2019年5月20日,南京全市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9个,恶势力团伙44个,查封、扣押、冻结涉黑涉恶资产2.78亿元。南京市扫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不少是为非作歹、称霸一方,群众敢怒不敢言、躲也躲不掉的“村霸”“市霸”“行霸”,专项斗争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显著提升了社会稳定指数。

      破解“治乱”难题推动系统治理

      南京市在专项斗争中重点强化省会城市“首位度”的引领作用,瞄准以人民为中心、深化平安和法治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确立了“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工作要求,着力破解城市治理中的“治乱”难题,并为此确定了非法放贷、渣土运输、货车挂靠、“黑救护车”、“黄牛”载客、出租车勾结娱乐场牟利、物业管理行业垄断、“保健”市场乱象等8类重点行业乱象作为整治重点。

      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市扫黑办“治乱”工作汇报,强调健全完善行业乱象源头治理长效机制,加快提高行业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公交治安分局、交管局、鼓楼分局、玄武分局等部门专门就打击中央门地区组客‘黄牛’团伙治乱工作,前后开展了7次联合执法,道路运输违法行为和事故发生率得到了明显遏制,组客‘黄牛’也基本消失,证明治乱工作成效显著。”南京市扫黑办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围绕城市渣土车治理难题,南京市深入推进渣土处置领域“扫黑除恶”工作,把目光聚焦渣土“无资质”运输这一突出领域,通过城管执法部门强化巡查监管,加大了对渣土“无资质”运输活动监管力度,并开展为期3个月专项打击行动。截至5月26日,市区两级渣管部门开展联合整治404次,查处违规车辆382台次,查扣“无资质”车辆39台次,查处违规工地19个,渣土污染21起,有力打击了长期存在的渣土处置领域乱象问题。

      南京市还利用网格化社会治理建设的成果,利用划分建立起来的12853个网格配备的30970名专兼职网格员,将扫黑除恶的各类工作信息及时传递到城乡每一个角落,让黑恶势力无处藏身。

      “76个综合网格员在所属的55个网格支部引领下,带动网格内所有兼职网格员和平安志愿者全部加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六合区横梁街道党委负责人介绍,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上、行动上经历了从对专项斗争怀疑观望到对黑恶势力敢于发声、积极打击的转变,上下勠力同心,形成了人人参与扫黑除恶的局面,有效净化了基层社会风气,弥合了干群关系,夯实了基层执政根基。

      坚持依法打击解决源头问题

      为形成对黑恶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南京市还充分利用省会城市媒体资源、各部门各区官方发布平台以及“平安南京”“秦淮政法”“江宁公安在线”等当地知名新媒体平台,持续推出一波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攻势。仅今年5月下旬以来日均原创和转发相关宣传信息量均超200条,先后创作了《秦淮法院依法对朱超等人恶势力集团案件一审公开宣判》等阅读量10万+新闻稿件、《大佬“喜哥”覆灭记》网络浏览量100万+新闻视频作品,有效提升了群众知晓度和好评度。

      南京市还通过全面深挖彻查,突出毁伞挖根,建立了纪检监察机关与政法机关案件线索快速移送处置机制。截至2019年5月24日,南京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40人,其中涉及“保护伞”9人,涉黑涉恶腐败11人,问责推动工作不力20人。

      南京政法机关牢记职责使命,紧盯突出问题,依法稳准狠打击各类黑恶势力犯罪。其中公安机关先后四批张贴20万余份公告,发送社区民警提示短信717万余条。公安机关聚焦重点地区、行业和领域,紧盯严重影响民生、社会反响强烈的黑恶犯罪开展专项打击、专案侦办。

      南京两级检察机关检察长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带头办案。建立团队办案、快捕快诉等工作机制推进专业化办理,针对一审判决、刑罚执行开展专项检察监督,实行涉黑涉恶案件承办检察官负责制,推进和监督依法公正办案。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向公安、市场监管、基层政府和企业单位制发26份检察建议,着力解决源头性问题。

      为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南京市中院指派专门合议庭审理、指导全市涉黑涉恶案件,深入开展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防范和惩治“套路贷”与虚假诉讼专项整治,并与市司法局会签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实施细则,为涉黑涉恶案件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

      南京市还针对群众关注的基层“两委”问题,把专项斗争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要点,按照10%比例倒排村、社区软弱后进党组织,并加强整改。其中,对全市1万余名村、社区“两委”人员“过筛子”,清理甄别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人员,依法分类做出处置。

      本报南京6月5日电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艳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2024年03月11日 15:26

      经过泄压、排水等工作,3月10日夜间,记者在供水管道抢修现场看到,抢修人员对管道剩余的空管水进行最后的清理,随后对漏点进行包封,测压正常后恢复通水。负

    2024年03月11日 14:38

      中国天气网讯 今起三天(3月11日至13日),北方大部以晴为主,持续回暖,到14日前后,华北等多地最高气温或升至20℃左右。不过上述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早晚时段

    2024年03月11日 14:35

      沿海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前沿,长达3.2万公里的海岸线上,港口、码头和重要企业、设施、旅游景点密布,人员密集。公安机关以打击涉海违法犯罪为关键,以

    2024年03月11日 08:58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

    2024年03月11日 08:56

      3月9日至10日,21个入围项目由相关负责人逐一进行汇报。这些考古发现从4000多年前的陶寺遗址,一直延续到400多年前的明代墓葬。汇报会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

    2024年03月10日 20:04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议案组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郭振华在北京介绍,截至3月8日12时,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29

    2024年03月10日 10:01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