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云南要闻

    云南:傣寨旅居“出圈”为“全球南方”带来启示

    2025-09-05 17:04:49 来源:云南网 浏览次数:

      原标题:云南:傣寨旅居“出圈”为“全球南方”带来启示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人称“三曼”村的曼空岱、曼峦站、曼空迈三个自然村如三颗明珠,静卧于橄榄坝的怀抱。这个位于中老铁路沿线的古老傣族村寨,正吸引越来越多“全球南方”国家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前来“取经”。

      今年7月,“中国农大-腾讯为村非洲青年兴乡计划”首期项目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结业;1个月后,“全球南方”青年兴乡共创中心揭牌仪式在曼峦站举行。

      跨越重洋的两个地方,因乡村发展而紧密联结。

      中国农业大学留学生在村子前合影(2025年2月10日摄)。新华社发(任欣桐摄)

      “这两年,寨子里的‘洋面孔’一波接一波。”今年46岁的村民岩罕农说,有外国留学生、媒体人、学者,甚至还有外交官和驻华使节。他很好奇,自己从小生活的山村,现在为何能吸引这么多外国人?

      岩罕农在村里开小卖部近30年。过去,他靠卖日用品和种木瓜维持生计,如今,依托便捷的物流和源源不断的游客,他不仅能在店门口卖土特产,店里货架还摆上了产自老挝、泰国的咖啡,小卖部每月收入稳定在4000元左右。“村子变样了,我们的日子也变好了。”岩罕农说。

      转变始于2023年。当地政府携手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团队,依托中老铁路沿线的区位优势,挖掘传统民居和民族文化的魅力,把傣寨打造成“农文旅”融合的综合体:池塘变露天泳池,仓库改茶亭,胶林建科普公园,废水塔成“村咖”。

      李小云认为,减贫需要解决发展的问题。为此,三个自然村定位成民俗体验、康养居住和旅游服务区,将传统傣族村落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从而实现从“观光式”旅游向“体验式”生活的转变,并积极探索利益共享机制。

      漫步“三曼”村,时间仿佛被赋予了双重韵律——一半是诗意栖居的静谧,一半是乡村振兴的活力。改造后的传统傣族干栏式建筑在保留古朴韵味的同时,融入了现代家居的便捷。

      
    中国农业大学留学生在“三曼”村学习傣拳(2025年2月11日摄)。新华社发(任欣桐摄)

      新业态让村民变身“新农人”。有人当上乡村“CEO”,有人做公寓管理员、咖啡师、园林工。傣族姑娘玉章经营的民宿月收入过万元,她说:“过去靠零工和割胶,现在终于有了稳定增收的新路子。”

      旅居产业让“三曼”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也为他们打通了去往山外的路。去年,岩罕农终于实现了心底的愿望,坐着中老铁路列车游览昆明后,还远赴老挝探寻异国风情。今年,岩罕农的朋友圈里多了不少外国朋友,他也越来越喜欢用视频记录和讲述“三曼”的点滴变化。

      不仅是“三曼”村,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河边村、曲靖市罗平县的“云上花乡”、迪庆州香格里拉市洛吉乡尼汝村,越来越多的村庄依托自然资源、人文风情,成功转型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村。

      
    这是“三曼”村里用废弃水塔改造的咖啡店(2025年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王贤思摄

      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一员,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分享自身的减贫经验与积极行动,助力各国消除贫困。近年来已有来自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两百余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到访“三曼”村、勐腊县河边村,学习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经验。

      “当地村民说,他们的蜂蜜和茶叶能直接卖到北京和上海,价格也不错。这种发展赋权带来的自信,正是缅甸乡村需要的。”来自缅甸的埃千说。

      来自塞拉利昂的阿尔法在“三曼”村短暂旅居几日后,对塞中两国农村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感慨良多。他说,面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挑战,两国农民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合作之路,双方的发展经验可以互相借鉴。

      “中国村民通过改良传统耕作方式实现可持续生产,塞拉利昂农民则借助资源共享网络维持农业系统的韧性。这既是代代相传的生态智慧,也融入了与时俱进的适应力,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深刻融合。”阿尔法说。

      “逛村子、喝咖啡、做非遗傣纸……即使文化和民俗不一样,来这里住上几日,他们便能在这里切身感知中国乡村发展的活力。”身为乡村“CEO”的曼峦站村民小组组长岩甩勒说。

     
     游客在“三曼”村的一处院落中闲聊(2025年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王贤思摄

      曾到访“三曼”村、河边村的乌干达布索加发展联盟政策与规划副主任弗雷德则表示,他在这里感受到了中国乡村社区的团结精神,“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这里的村民合力将自己的乡村建设得更好”。

      “中国的乡村振兴实践能够给‘全球南方’国家带来启示,年轻一代正在乡村找到价值和希望。”李小云说。(吉哲鹏 王贤思)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从光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原标题:云南:傣寨旅居“出圈”为“全球南方”带来启示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人称“三曼”村的曼空

    2025年09月05日 17:04

      原标题:云南省委书记: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  8月26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曲靖调研时,麒麟区西门街片区的变化引人关注。  这个老街区经过“微改造

    2025年09月05日 17:03

      中新网昆明9月5日电 (罗婕)5日,记者从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昆明市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省人大常委会指导民族自治地方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以&l

    2025年09月05日 15:10

      中新网昆明9月5日电 (时文枝)“我是为社会而生的,我要在这人类社会里做出伟大的事实。”5日,在昆明老街聂耳故居纪念馆,执行馆长肖雅心向游客展

    2025年09月05日 15:08

      中新网南宁9月3日电(宋彤波 黄海阳)近日凌晨4时,南昆铁路马村左江桥上人影交错,一场时长200分钟的桥梁“换骨+美妆”在紧张进行。  作为西南出

    2025年09月03日 14:42

      中新网大理9月2日电 (记者 缪超 刘冉阳 杜潇潇)云南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王复生,为何牺牲在东北?带着疑问,记者近日走进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

    2025年09月02日 15:31

      9月2日,红河专属的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红河惠民保2025”官宣上线,缴费通道正式开启。今年产品保持79元价格不变,全年累计保额达300万元,红河州城

    2025年09月02日 10:05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