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始终坚持把选调生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创新实施“三堂课”实践育人模式,即“业务课、帮带课、实践课”,通过搭建实践锻炼平台,精准滴灌培养管理,让选调生在基层心有所向、学有所得、干有所成、用有所长。此次创新开展“田野课堂”活动,正是“实践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选调生们走进田间地头,贴近基层群众,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活动期间,选调生们以沉浸式体验开启“多维学习”:在梯田里,跟着哈尼族农户学习“拉线定行”“浅插匀植”的传统插秧技艺,感悟“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智慧;在山林间,沿着护林员的足迹巡山、植树,实地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生态保护机制;在火塘边,围坐聆听哈尼族老党员讲述“梯田守护者”的故事,在跳动的火光中感悟传统农人的坚守与担当。
选调生李卫国坦言:“弯腰插秧时,才真正明白‘粒粒皆辛苦’的分量,也更懂得哈尼族先民‘以田为纸、以秧为笔’的农耕智慧。”晚间“火塘夜话”,是为思想碰撞而燃烧的“熔炉”,大家围绕“如何让哈尼梯田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活力”等话题,结合白天的实践感悟踊跃发言,在“接地气”的交流中找准了服务基层的切入点。
“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正是我们最好的‘乡土教材’。”元阳县委组织部公务员局局长吕雪花表示:“我们希望让选调生们在汗湿衣襟的插秧劳作中读懂‘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哈尼梯田精神,增强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暮色降临,火塘边的讨论仍在继续,这场从日落西山到月色漫山的交流,饱含着选调生们对这片土地最炽热的情感,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他们正以实干之姿书写“踔厉奋发,挺膺担当”的青春答卷。
云南网通讯员韩涛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艳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5月13日 16:18
2025年05月13日 16:17
2025年05月13日 15:30
2025年05月13日 12:08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