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云南要闻

    合力打造云南世界遗产金字招牌

    2023-09-20 16:11:35 来源: 云报全媒体 浏览次数:

    原标题:合力打造云南世界遗产金字招牌 云南省各世界遗产地热议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至此云南拥有的世界遗产项目增至6项。喜讯在我省各遗产地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加强各遗产地间的相互协作,分享成功保护经验,合力打造云南世界遗产金字招牌,推进世界遗产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携手共进
    释放世界遗产品牌红利

      雪峰与古城相望,文化与自然交相辉映。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的消息传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党组书记、常务副局长木丽深深感受着这份荣光:“今后,我们要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保护者加强交流,提高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水平,合力打造云南世界遗产整体文旅大IP,完善文旅线路及配套服务,讲好云南故事,吸引更多人到云南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成为我省首个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多年来,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框架下,丽江市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坚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统筹推进,坚持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探索出一条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共赢之路。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为云南遗产大家庭又增加了重要一员,我为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感到自豪。”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晓梅表示,近年来,随着石林品牌荣誉不断巩固,“石林”金字招牌更亮了。石林现有3个世界级品牌、12个国家级品牌,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集国际国内顶级品牌于一身的旅游景区之一。今年1至8月,石林景区接待游客259万人次,门票收入2.73亿元。

      “接下来,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将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推动世界自然遗产持续保护、永续发展。”赵晓梅表示,“特别要加强与景迈山等众多遗产家庭成员的通力协作,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组织机构和专家的对话交流与务实合作。”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我国继红河哈尼梯田之后,又一农业类文化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云南人的骄傲。”红河学院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榛表示,历史悠久的哈尼稻作梯田和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祖国西南交相辉映,向世界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价值观,为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生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

      “申遗成功后,希望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和红河哈尼梯田的有关管理部门及研究机构能通过强化生态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优化产业发展,加强活态保护研究等方式,提高保护和利用遗产的管理能力,不断释放世界遗产品牌红利,惠及当地世居民族和子孙后代。”张红榛表示,建议红河哈尼梯田和景迈山古茶林结成友好姊妹遗产地,携手合作,与国内外更多的遗产地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助推乡村振兴贡献更多云南经验。

      科学保护
    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

      “此次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自信,也展现了保护传承的历史文脉。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将让更多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迪庆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干部罗俊表示。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据“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区域内特殊的林农混居情况,迪庆州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制度,采取发放太阳能、节能灶等措施降低森林资源消耗,落实兑现了954万亩国家级公益林、258万亩省级公益林补偿资金,从管理区域群众中选聘生态护林员,目前全州有生态护林员1.6万名。建立健全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2020年至2023年累计投入资金2012万元,保障群众利益,大多居民成为自然资源保护的守护者和受益者,社区民众保护意识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推进。

      “三江并流”是地质演化史上的奇观,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从青藏高原奔涌而下,跨越丽江市、迪庆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9个自然保护区和10个风景名胜区。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姚家坪管理站负责人王兴旭和管护队员们清晨就踏上了巡山之路。他说:“除了对森林资源进行日常巡护、对进山群众宣传护林防火外,我们还监测怒江金丝猴野外生存状况。”

      怒江州涵盖三江并流遗产地高黎贡山、云岭等5个片区,总面积6580平方公里。为更好地保护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怒江州颁布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遗产地管护机构,推行以“林长制”为抓手的森林网格化管理,探索建立“山顶封和禁、半山移和退、河谷建和育”的立体生态保护模式。全面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78.90%。随着三江并流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野生动物栖息范围不断扩大,新的物种不断发现,生物多样性成效显现。

      “喜讯传来,令人振奋,也为我们保护世界自然遗产营造了更好的氛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金宏森介绍,澄江化石地是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遗产,目前发现的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分属20多个门类、300余个物种,几乎所有现存动物门类的祖先都能在这里找到,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实证,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遗址,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近年来,在玉溪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围绕打造世界级古生物研究圣地、科考体验和科普旅游研学胜地,助推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化石地保护管理提质增效、保护规划顶格高标、科普宣传成效明显、项目建设克难求进、博物馆运营破题开局。下一步,将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优先、永续利用,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博物馆功能,让埋藏地下5.18亿年前的冰冷古生物化石“动起来”。

      云报全媒体记者 刘宇丹 和茜 余红 黄翘楚 张帆 李寿华 浦美玲

    关健词:遗产

    责任编辑:张小容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近日,记者从玉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获悉,《玉溪市城市更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3年11月30日经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

    2023年12月29日 09:19

      “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质量生产先进个人”……一项项荣誉背后,是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

    2023年12月29日 09:17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昆明市财政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注重把调查研究与财政中心工作和科学

    2023年12月29日 09:15

      12月28日,在民企助推云南高质量发展大会上,31个招商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投资金额超700亿元。

    2023年12月29日 09:14

      12月27日至28日,全国工商联十三届二次执委会议在昆明举行。12月28日,在全国工商联十三届二次执委会议举行期间,民企助推云南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步举行。

    2023年12月29日 09:13

      12月27日,云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20周年座谈会在昆明召开。

    2023年12月29日 09:12

      12月28日,“普法强基·云南百佳十优法律明白人”推荐活动颁奖仪式在昆明举行。

    2023年12月29日 09:11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