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云南要闻

    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01-07 14:50:29 来源:云南网 浏览次数:

      万里长江,在云南跨越1560公里。金沙江畔、水富港前,“绿意”奔涌,气象万千。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此后又分别在武汉、南京主持召开两次座谈会,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6年来,云南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起“上游责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走出了独具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云岭大地,碧水东流,山水人城和谐共融新画卷跃然舒展。

      破旧立新 扛起上游担当

      赤水河上游的扎西河畔,昭通市威信县扎西镇文化站站长陶余林与护河队员们奔忙在河道沿岸,义务开展禁捕、防污、拆违等工作。看着曾经“受伤”的扎西河重现河畅水清、岸秀村美,陶余林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昭通,是长江上游唯一的干流没有修建大坝的大型一级支流,被称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最后的庇护所”。

      保护赤水河,云南责无旁贷。制定出台保护条例、发展规划、实施细则,从制度层面为赤水河保驾护航;联合贵州、四川协同共治,建立长江流域首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资金反哺赤水河保护与发展;实施全面禁渔,关闭拆除17座电站并修复栖息地,赤水河流域出省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鱼类达149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卓有成效;沿岸绿化美化筑牢生态屏障,经济林果产业欣欣向荣。

      赤水河的可喜变化,是云南长江大保护成果的一个缩影。着眼当下,立足长远,云南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生态环境系统修复,以生态保护之实力促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之稳。

      守好生态底线,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加速整改。截至去年底,国家历年移交我省的58个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50个,云南累计自查问题267个,已完成整改261个;2020年,全省完成小水电退出267座,开展63个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排查出188家“三磷”企业并制定“一企一策”整改方案。

      狠抓污染治理,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截至去年底,长江干流沿线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79%,全省400总吨以上船舶全部配置生活污水收集处置装置,588座尾矿库基本完成治理、完成闭库尾矿库126座。

      坚决实施“十年禁渔”,全线监管重拳整治。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展“四清四无”回头看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9000余人次,与四川、贵州等省联合执法,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违规网具,查办违法违规案件22件。

      把好关口,综合管控进一步加强。制定覆盖全省的“三线一单”管控体系,实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制度,对新上产业从严进行管理审批,坚决把最需要管住的岸线、河段、区域管住,坚决制止产能严重过剩、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风险突出的产业输入。

      腾笼换鸟,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省非烟工业占比提高到75.3%,绿色制造加速发展,5个万亿级、8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普洱、水富、屏边为试点,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省绿色电力装机占比达85%、绿色发电量占比达92%以上,水果、蔬菜、茶叶、花卉等成为绿色食品主导产业。

      创新机制,铁腕治江。全省共设立12个环境资源审判庭,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民事、刑事、行政、公益诉讼执行“四合一”审执模式,2018年以来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9725件,审执结案18083件。

      联防共治 构建大保护格局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是我国最具综合优势与发展潜力的产业带和经济带之一。上中下游省市因长江而构成统一的生态整体,共享长江的生态环境容量,只有形成“共抓大保护”的合力,才能在共建共治中实现共荣共享。

      “云南生态地位重要、区域优势明显,但经济欠发达、产业基础薄弱,生态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在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中,云南要加强与其他省市沟通合作,在‘共’字上作好文章。”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联防共治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共抓大保护”的合力不断凝聚。云南与重庆、四川、贵州建立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在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旅游宣传推广协作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创新建立跨省生态环境保护新机制。云南、四川达成“泸沽湖水质稳定保持I类”的共治目标,开展联合巡湖、协商治理等工作,率先建立跨省湖泊湖长高层次议事协调平台,开启泸沽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新局面。

      不断完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云贵川三省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机制已开展为期3年的补偿试点,目前我省获得补偿资金8000万元。同时,我省鼓励跨州(市)建立流域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将补偿奖励范围从长江流域7个州(市)扩大到全省,奖励机制基本实现全省覆盖。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站在新发展阶段,长江经济带,这条横贯东西的生态带、经济带、文化带,必将开启区域发展的新格局,向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加速迈进。云南4700多万儿女将牢牢抓住绿色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云南新担当。

      云南网记者 段晓瑞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艳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3月10日上午,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云南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会议向媒体开放,42家境内外媒体的91名记者聚焦云南,深入了解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

    2024年03月11日 11:17

    3月10日上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云南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代

    2024年03月11日 11:15

    耿马县贺派乡以“小公约”促进“大团结”,制定并组织群众签订《民族团结公约》,激励引导辖区内各族群众做边疆民族团结的维护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2024年03月11日 08:59

      依托“收信人宣讲团”“佤山青年宣讲团”“巾帼大宣讲”等形式,近年来云南临沧将民族团结春风化雨融入心田,打造具有临沧特点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

    2024年03月10日 21:29

      当天,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云南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王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云南发展资源经济,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走生态绿色高质

    2024年03月10日 21:27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昆明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倍增工作会议获悉,截至2023年12月,昆明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168.20万户,同比增长40%。每千人拥有经营

    2024年03月10日 20:13

      分产业类型看,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43.6亿元,比上年增长22.2%;文化批发和零售业营业收入122.6亿元,下降1.0%;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249.0亿元,下降6.5%。

    2024年03月10日 20:13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