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同心携手聚合力】
黄浦江开放包容,金沙江奔腾不息。上海——云南,相距2000多公里,跨越山海来相聚。1996年,中央确定上海市对口帮扶云南省以来,两地在真挚频繁的交往中结下深厚情谊,用责任和担当书写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精彩答卷。
千山万水阻不断,数载心手两相牵。自开展对口帮扶以来,沪滇两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把抓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帮扶资金和项目精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就业“双业”并重,扶志、扶智“双扶”结合,坚持两地“所需”与“所能”,凝心聚力打好精准帮扶“组合拳”。
从最初的安居工程、温饱示范村的建设,发展到现在的“整乡规划、整村推进”帮扶模式;从产业合作、健康扶贫、教育扶智到劳务协作、金融支持、民生帮扶……从滇西边境山区、乌蒙山片区、石漠化地区到如今焕然一新的基诺山乡、布朗村寨 ,七彩云南处处可见沪滇携手结出的累累硕果。
江水意绵绵,山海情深沉。20余载牵手,两地合作不断深入、交流不断加强,各层面、多元化、全领域的扶贫协作正在黄浦江边和金沙江畔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描绘出勠力同心携手奋进的扶贫新画卷。
徐汇区长宁区等结对红河州24年
山海共筑脱贫路
“我将努力当好云南扶贫战线上的‘上海兵’,为云南的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2016年6月,上海市第10批援滇干部联络组红河小组组长蒲永锴奔赴云岭大地,开始新一轮沪滇扶贫协作工作。3年时间,他随身携带一个装着电脑和简单换洗衣物的拉杆箱,跋山涉水、夜以继日,把自己深深融进了红河大地的脱贫攻坚事业。
自1996年10月开始,上海市徐汇区、长宁区等先后结对帮扶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4年来,两地党委、政府11批57名干部竭尽全力、久久为功,用奋斗定义时间,用真情、出真招、真帮扶,在贫困地区绘就出一幅翻天覆地的壮美画卷。
精准扶贫,产业是根本。上海市并没有将“扶贫协作”简单定义在“给钱给物”上,更着重于“造血”,积极推进红河州农产品走出大山。在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河镇大老塘村,上海市长宁区投入100万元,采取“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扶持绞股蓝种植项目,昔日的小山村找到了发展的“金钥匙”。大老塘村委会主任杨进军万分感慨:“援滇干部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技术和项目,还有发展理念的更新。”
上海市把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引入农村,两区30所医疗机构与对口县50所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结对,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学科建设、项目合作等方面加强协作,在对口县实施互联网“云医院”建设项目,无偿捐赠28套设备,组织远程会诊近400例;16所学校与对口县23所学校结对,探索“长宁-金平云视课堂”,通过网络将上海优质教育课程和品牌辐射边疆,促进当地教育队伍素质能力提升。24年来,双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新协作方式,扩大协作范围,努力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杨浦区帮扶丽江市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仲夏7月,走进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制作菌棒,采收菌子,一派忙碌景象。
“到中源公司上班后,每月包吃包住还有2100元的工资,去年还分到了3200元的分红款和1500元的补助,穷日子总算过到头了。”永胜县六德乡营山村委会三板桥村小组村民海玉兰放下正在装袋的菌棒,满脸笑容地说,“我能到中源公司上班多亏了上海来的帮扶干部。”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投入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2300万元,永胜县财政配套涉农资金300万元,以异地带贫的方式与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了六德乡沪滇扶贫协作食用菌种植项目。
“项目覆盖六德乡8个村委会的1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户均可获得收益4000元。”六德乡党委书记子文超说,乡里的贫困户还可以到中源公司的扶贫车间打工,目前有533户贫困群众在扶贫车间务工。
“结对帮扶永胜以来,通过实施沪滇扶贫协作项目,有效带动当地食用菌、软籽石榴、肉牛等种养业发展,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增强带贫能力,从而带动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稳定脱贫。”上海援滇干部,永胜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晨接过话茬说。
上海市杨浦区与丽江市结对帮扶以来,聚焦产业扶贫,围绕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改善农村微小型生产生活设施、提升公共事业服务水平、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实施106个扶贫项目。通过“展销平台+组团采购”的消费扶贫模式,以销促产,2018年7月,组织18家企业到上海参加展销,共销售产品94.309万元,签订供货订单13份,金额5960万元;2019年在“10·17扶贫日”组织19家扶贫企业参加上海市光大会场和杨浦区会场展销,签订了2901万元的订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丽江消费扶贫馆在杨浦区国和1000社区商业中心开馆,为丽江特色产品进入上海市场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丽江土鸡、火腿、核桃、食用菌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已逐步进入上海及全国市场。
普洱市依托沪滇合作平台
“扶贫+保险”收益有保障
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弃割”“弃管”等现象,为稳定胶农收益,西盟佤族自治县依托上海市对口帮扶政策,与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五矿经易期货有限公司签订《“天然橡胶期货价格指数扶贫保险”合作协议》,创新扶贫模式,让胶农尝到了金融扶贫的甜头。
岩退是西盟县力所乡南亢村帕科村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的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管理的60亩橡胶地。近年来,由于胶价持续低迷,他家的割胶收入一直没有起色,怎样通过割胶实现增收,他心里压根没底。2018年,岩退了解到天然橡胶“期货+保险”的扶持政策,他及时投保,保费还有财政补贴,当年就拿到了3173元理赔金,坚定了岩退种植橡胶的信心。
2018年,西盟县共有4284户胶农参加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共理赔保险金476.1万元;2019年天然橡胶投保范围继续扩大,投保面积达10万亩,价格保险稳定了收益,有效防范胶农因胶价波动而返贫的风险。
普洱市充分利用沪滇合作平台,以上海援助资金及当地财政配套资金为依托,整合社会资源,放大资金效应,创新实施金融保险扶贫新模式。2016年在宁洱县开展了咖啡价格保险试点工作,随后,相继在西盟、江城、宁洱、孟连、景谷等县实施了橡胶、白糖两个产业的“保险+期货”扶贫项目。
受干旱影响导致甘蔗种植不出苗、出苗不良情况,景谷县蔗农收成从往年平均每亩5吨下降到每亩3.5吨,产量减产情况严重。白糖“保险+期货”精准扶贫模式给蔗农吃下了定心丸,2019年由大地期货有限公司联合金瑞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证期货有限公司为蔗农提供糖料蔗价格保护的种植保险全覆盖项目,目前,已完成所有699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28户)参保蔗农近500万元的理赔到户工作。
松江区与西双版纳州携手
走出大山看到致富希望
2018年,家住勐海县勐往乡灰塘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小强在沪滇劳务协作项目的帮扶下,来到上海市松江区的企业务工。沪滇劳务协作转移就业,让这位贫困青年走出大山,不仅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更深切地感受到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红利。
2017年以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组织沪滇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17场,累计提供岗位4.88万个;实现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4882人。在上海市松江区的对口帮扶支持下,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2120个,用于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上海市松江区相关事业单位参加研修和培训共计144人;在全州顺利实施“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开辟“一网一微信”的线上服务方式,实现就业服务信息在PC端和移动端的多终端使用。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西双版纳州人社局与上海市松江区人社局,通过“点对点”有组织劳务输出、求职互选“网上办”、万场招聘进万村等方式,稳步推进沪滇扶贫劳务协作。截至5月底,全州通过“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服务的方式,有组织输送了4批155名农村劳动力到上海务工,其中贫困劳动力达151名。与此同时,双方协作合理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积极鼓励引导,安排了815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并积极推动就业招聘服务向乡镇基层延伸,深入全州12个乡镇14个村举办沪滇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7871个,吸引3270余人进场咨询和求职登记,现场达成就业意向380人。
“在上海吃穿住行方便,打工挣的钱也多。我还想把家乡的茶叶和水果等农产品卖到上海去赚更多的钱。”家住勐海县布朗山乡曼果新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岩恩叫通过沪滇合作协议去上海打了3个月工,走出大山来到大城市,开阔了眼界,树立了信心,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复旦大学与永平县结成对子
健康支援暖人心
7月11日13时左右,永平县人民医院“永平创面诊疗工作室”的护士马朝霞刚给一位患者的手部清创完,紧接着又来了一位头部受伤的妇女。
“我们科室有3个人,每天要给50多位患者进行清创、包扎等处理。”马朝霞介绍,这个工作室于2017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对口帮扶下成立,不仅能及时处理许多疑难病症,还填补了当地伤口、造口的专业治疗空白。
2016年4月26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与永平县人民医院签署了《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责任书》,结成了帮扶“对子”,至今已先后派出9批共46名医疗专家到永平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
针对永平县卫生技术人才缺乏、医疗设施配备不足等实际,复旦大学坚持“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启动实施了“医院帮扶计划”“医生培养计划”“乡村义诊计划”“远程医疗计划”“设备更新计划”五大计划。为永平县培训医务人员,帮助永平县组建成立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会诊中心、“爱加问诊”远程诊疗平台、蔡蕴敏创面诊疗工作室等,有效提升了该县的诊疗水平。
在远程病理诊断中心桌上,杨晓丹正在专心进行切片病理分析,一片厚度为0.3毫米的HE切片,要经过54道复杂工序,然后通过云病理系统远程传到上海。“以前医院没有设备也没技术,病理分析只能外送,经过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对口帮扶,目前我们可以和上海同质化。”杨晓丹说。
5年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派出医疗专家队伍到永平县医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培训指导,建立特色专科2个;在复旦大学的帮扶下,还实施了上海对口支援云南“乡镇卫生所助医系统试点”项目,为永平县10个村卫生室配备了健康一体机;帮助永平引进了核磁共振设备等,为提高永平医疗水平提供软硬件支撑。
施甸县利用沪滇扶贫协作资金
美丽乡村入画来
盛夏的施甸县姚关镇山邑社区野鸭湖,荷花绽放,游人如织,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2018年,我们实施了沪滇扶贫协作野鸭湖旅游扶贫项目,投入沪滇扶贫协作专项资金500万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造。”走在野鸭湖观光旅游栈道上,山邑社区党总支书记杨绍武告诉记者,项目实施后,新建了停车场、公共厕所、污水管网、旅游栈道、绿化景观、休息凉亭,旅游标识系统等,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交通设施和旅游环境,扩大了旅游区的辐射范围。
走进山邑社区,农家乐、民宿、特色小餐车让人眼前一亮。去年,社区投入沪滇扶贫协作专项资金100万元,实施了产业培育工程,引导合作社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综合管理和运营维护。
“我们利用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打造了20个民宿,配备了20台特色小餐车,吸纳本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杨绍武说,项目的实施,壮大了当地村集体经济收入,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
家住山邑社区朱市冲村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新杰,在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不仅领到一台特色小餐车,还申请到了一个公益性岗位。
“眼下正是千亩荷花盛开的季节,来这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小餐车的生意肯定不错。”家乡的变化让杨新杰一家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得益于沪滇扶贫协作项目的实施,2019年山邑社区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杨绍武介绍,近年来,山邑社区全面实施退耕还湿、退田还湖工程,建立与旅游业相适应的绿色环保产业,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成了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
崇明区结对临翔区“扶智”
以文化人扬新风
走进临沧市临翔区忙畔街道大文中学,新建的一幢教学楼和一幢学生宿舍分外醒目。站在新教学楼4楼,放眼就是上海市崇明区援建的251万元跑道项目;在占地7890平方米的运动场上,崭新的200米标准环形塑胶跑道、足球场、沙坑、标准篮球场,让学生们尽情释放活力。
“崇明区与临翔区结对帮扶以来,临翔区委、区政府将大文中学委托给崇明区教育局管理,崇明区从改善教学硬件设施、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狠抓学校日常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近两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大文中学校长杨琨感慨地说。
2018年秋季学期,在推动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局与临沧市教育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向纵深发展工作中,临翔区结合大文中学教育教学的优势和实际,成立了“大文中学委托管理委员会”,全面实施托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崇明区先后派出4名优秀教育管理人才到大文中学参与教学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大文中学的发展。
“我们到这里时,学校只有一幢三层砖混结构的教学楼,老旧的食堂、传统的旱厕、杂草遮面的运动场……”回忆起学校两年前的旧貌,崇明区派到大文中学任委托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范本华颇有感触。
开展协作帮扶以来,崇明区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大文中学的关注和支持,从2018年11月份第一笔捐赠价值5000元的学生器材至今已向大文中学捐资捐物累计达392.1万元,有力改善了大文中学教育教学水平及校舍建设。
大文中学的改变,是崇明区发挥先进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作用,为临翔区“扶智”工作作出努力的一个典型。自2017年以来,在对临翔区的帮扶中,崇明区累计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财政帮扶资金1.07亿元,筹集社会援助资金648.3万元,共实施帮扶项目86个,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万人,助力临翔区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上海支教老师张健松
为边疆教育事业做点事
清晨,伴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广南县第一中学校园里传来琅琅书声。张健松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开始了一天忙碌而紧张的教学工作。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张健松,是上海新中高级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2019年10月,他积极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号召,远赴广南县第一中学支教,开启了奉献边疆教育事业的新征程。
“我今年已经56岁,还有4年就退休了,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深深感觉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想为边疆地区的教育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选择来云南支教。”张健松道出了初衷。
在贫困面大、教师力量薄弱的广南县,上海支教教师来到后,克服各种生活上的困难,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了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活,他们与少数民族教师、学生朝夕相处、真诚相待,上教师家串门、去学生家家访,迅速地融入当地的环境中。支教教师严谨的教学作风,创新的教学模式赢得了当地广大师生的信任和尊重。
“在这里我主要是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指导数学组的科研和教学,为教师和学生开展一些教学和学习方面的讲座。”张健松说,“刚到云南时饮食和住宿不太习惯,县里和学校的领导、同事们给了我很多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安心教书工作。”
师生们的热情,让张健松很欣慰。“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想办法拓展人生的宽度与厚度。我会尽力用上海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他们,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实践创新,提高孩子们各方面的素养,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做好准备。”
扶贫优先扶智,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以来,一批批像张健松这样的支教教师用心用情用力,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文山未来的发展储备宝贵的智力资源。
记者 胡梅君 李树芬 和茜 沈浩 李汉勇 戴振华 黄兴能 杨艳鹏 李建国 李春林 黄翘楚 黄鹏 通讯员 杨中美
关健词:
责任编辑:于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1:17
2024年03月11日 11:15
2024年03月11日 08:59
2024年03月10日 21:29
2024年03月10日 21:27
2024年03月10日 20:13
2024年03月10日 20:13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