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官渡关上中心区红石榴街区。记者 张彤 摄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昆明市官渡区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明确,全区工作要以“高质量实现全面小康,聚力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主战场,奋力推动昆明城市新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为总体要求,要重点打好“五大战役”,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确保“十三五”圆满收官。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1.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初步形成中心经济产业圈
◆聚力发展主导产业
以总部经济为引领,数字经济为支撑,构建与自贸试验区背景下城市新中心相匹配的产业体系,优化提升重点支柱产业。
以巫家坝片区为核心,通过飞虎大道沿线开发,联动滇池会展片区,重点发展总部商务和金融服务,加快引进一批“三个500强”区域总部,吸引大型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入驻,建设国际茶叶、珠宝玉石、中药材交易中心,打造中心经济总部聚集区。
搭建面向南亚东南亚商贸桥。做强会展服务业国际品牌。重点发展结算、绿色、离岸等金融业务,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港。打造大健康产业特色区。构建中心经济生态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增强后劲做强楼宇园区
创新“国有平台持有,专业团队运营”建设模式,打造多种类、多业态、多功能“产业+”主题楼宇园区。探索个性、共享、柔性办公等楼宇经济新模式,满足企业需求。整合省博物馆、“云子”“非遗”等资源,强化特色引领、试点先行,以官渡古镇、世纪金源等为重点,打造夜间经济。
◆发挥优势树牢民营经济品牌
助推民营经济“官渡主角”向全省、全国“名角”提升。打造“政商直通车”线上线下平台2.0版。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示范区。
◆把握环节加强要素保障
加大巫家坝、滇池会展、金马-凉亭三大片区开发力度,提速中交建、首创等区域总部建设,加快中国(云南)普洱茶博物馆、印象滇池、龙湖天街等重点项目进度,全年新增储备土地2000亩、供应2000亩。建立城市新中心支撑项目库。持续落实好区级领导带队招商,发挥驻北上广深招商服务中心、招商大使作用。紧盯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绘制招商地图,提升精准度和实效性。
2.打好改革创新主动战,打造区域性国际开放互联新高地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重点引进既有理论基础又懂实际操作的专业团队和人才,确保自贸试验区建设快速有效。注重自主性、原创性、集成性改革,强化自下而上的创新,在科技运用研发、破除机制障碍、城市建设管理、金融服务改革等领域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筑牢互联互通、高效便利、服务完备的国际自由贸易起步之基。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持续落实营商环境提升十大行动,推进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政务服务中心(官渡)建设,推行“7+3+1”政务服务模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拓展“一部手机办事通”“一网通办”功能,推动“最多跑一次”落地生根。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建立外商投资促进、项目跟踪服务和国际商事调解、仲裁机制。
◆全方位提高开放水平
推动全领域合作共建。主动组团到南亚东南亚国家推介,促进贸易、建设、文化、创意、教育、医疗等国际投资合作。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空港经济区、官渡区联动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作用,推进总部经济、航空物流、跨境电商联合布局。主动与红河、德宏片区及省外自贸试验区对接,探索建立“官渡+”共建合作联盟,共享优势资源,推动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新格局。
3.打好保障服务阵地战,依托“两个国际盛会”凸显中心城区首位度
◆抓服务保障体现高端品质
突出滨湖“多样性”特色,全面推进宝丰半岛片区生物多样性湿地示范建设,让广大宾客体验“中国最美湿地”风光;打造生态农业隔离示范带,体现“人、水、城”交相辉映新气象。确保按时完成彩云路、环湖东路等26条道路的提升整治。打造观赏性与功能性兼备的夜间景观。树立“国际化”理念,提升宾馆酒店、公共交通、景区景点等“窗口”服务水平。组建长期外语志愿服务队伍,为八方来客营造宾至如归的友好氛围。
◆抓生态治理守护绿水青山
巩固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加快马料河、金汁河等21个水环境治理工程进度,确保滇池治理“三年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联动大气多部门协同共治、监测预警、闭环管理,严查建筑工地、渣土运输等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推动空气质量不断向好。
◆抓精建细管打造宜居环境
加快巫家坝片区路网、市政配套建设,提速飞虎大道北段、14号路等重点道路进度,打通40号路等“断头路”。全面推进郭家小村-羊甫、六甲盘龙村、普自等12个“三旧”改造连片开发。持续深化“五个一”模式,构建网格主导、部门联动的“大城管”格局。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打造城市管理运行的“大脑”。调整完善环卫一体化运作模式,全面开展垃圾分类示范。
4.打好社会治理持久战,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再提升
◆健全完善治理制度体系
切实担负起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的政治责任,推动基层创新和成熟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重点健全现代法治、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制度体系,建立政府和社会良性互动机制,发挥社会组织协调作用,完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要求稳步迈进。
◆深化“一核多维”社会治理模式
总结推广“红色物业”“红色商圈”等工作经验,统筹推进楼宇、商圈、园区等新兴领域融入区域化党建。挖掘提炼和乐居街坊荟、芳华里创客青年等特色亮点工作。深入推进“一社一品”,打造个性化、特色化、精细化服务品牌。大力培育和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推广建立街道孵化中心。以建设“文化官渡”为抓手,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探索“数字社区”建设,为市域治理提供“官渡样板”。
◆构建和谐稳定的安全防线
建立健全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长效机制,“打伞破网”再发力。严厉打击“盗抢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实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攻坚年”行动。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常态化抓实城中村、出租房、电动自行车、“多合一”场所等重点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整治,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六大放心工程”。
5.打好民生优先升级战,回应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
围绕“在全省争第一”目标,深化“三名”工程,持续“增量扩优”。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探索智慧教师、智慧课堂。全面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公、民办学校同步执行,彻底解决“三点半”难题。探索建立支持外商独资设立经营性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相关机制。加快建设一批文化体育基础设施,丰富群众生活。
◆稳步增强医疗服务能力
按照全省一流县区三甲医院标准,确保区人民医院年内投入运营。加快推进省妇幼保健院新院、昆华国际医院、省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等项目进度,抓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探索建立官渡区医共体。提高医疗补助比例,实现医疗保险“同城同保、同城同待”。有效降低“虚高”药价,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持续优化社会保障网络
探索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立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面放宽落户限制,鼓励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落户。推进南部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区档案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民兵训练基地年内投入使用。加快回迁安置房建设,做好保障性住房的分配与管理。继续做好雪山乡、因民镇帮扶工作。
记者 茶志福
关健词:
责任编辑:吴仁平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1:17
2024年03月11日 11:15
2024年03月11日 08:59
2024年03月10日 21:29
2024年03月10日 21:27
2024年03月10日 20:13
2024年03月10日 20:13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