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云南要闻

    创新机制解决后顾之忧 寻甸驻村队员“扎得下身、放得下心”

    2019-10-23 17:32:14 来源:昆明日报 浏览次数:

        原标题:创新机制解决后顾之忧 寻甸驻村队员“扎得下身、放得下心”

      打开“云岭先锋”App,找到“驻村队员”选项,点击“我要签到”。9月5日,寻甸县驻村工作队副总队长杨艳秋打卡后便开始了新一天的繁忙工作。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包括他在内的402名驻村工作队员全力奔波于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平均每年不少于300天,与贫困地区群众同吃同住,寒来暑往,不舍昼夜。在艰苦的工作背后,不仅仅是一份责任与奉献精神的支撑,更是强大的管理制度支持。自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寻甸县不断创新机制,全力解除后顾之忧,让驻村队员“扎得下身、放得下心”。

      保障安全健康 驻村队员暖心头

      2018年初的一个清晨,河口镇黑箐村委会驻村队员黄海清从睡梦中醒来忽然感觉动弹不得。意识到自己高血压多年,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疾病,便用剩余的清醒拨通了电话。

      “是我,黄海清,我不会动了,快来救我……”话音未落,人就已经几近昏迷。电话那头的同事在焦急中撞开了他宿舍大门后,通过进行日常培训的急救处理方法,同事忙中有序地通知相关部门并迅速将他送往医院。确诊为突发性脑溢血的黄海清通过及时抢救转危为安。

      “我们一直向驻村队员强调,脱贫工作虽然重要,但也要在保障生命健康的前提下。”杨艳秋说。在驻村过程中,急救知识是每次工作交流会上反复培训的内容之一。除此之外,由寻甸县交警部门对驻村队员进行交通安全与驾驶技术培训,县卫计委进行防中毒、食物安全等知识培训。县联席办为全体驻村工作队员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鼓励驻村工作队员选乘公共交通工具,尽量避免个人自驾车辆。督促派出单位落实好驻村队员的工作经费、食宿补贴和定期体检,全力保障驻村队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做好硬件保障 驻村干部添劲头

      去年10月,由寻甸县联席办拨款219万元,为134个驻村工作队所在的村委会全部建好了洗漱间,装上了热水器,改善了淋浴设备,确保驻村队员24小时能有热水用。从此,驻村队员们回宿舍后,便能在第一时间洗个热水澡。这对于每天走村入户的驻村队员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在别人看来,洗澡不过是日常需求,但过去在驻村队员眼里,却是个奢望。六哨乡五村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盘继斌去年8月初一上任,便发现了这个问题:走村入户是个辛苦差事。早上天色一翻鱼肚白,驻村队员们便开始工作,往往深夜才能回来。夏天累出一身汗却无法清洁,又脏又臭不说,还不利于健康卫生。驻村队员们想到了个土办法,烧好水,腾出个空地来,一个一个进去,用盆从头浇下来,这才勉强算洗了个澡。

      没想到的是,才过去两个月,村里便安装上了淋浴设备,这让他激动不已。“建好了洗漱间,我们有地方洗澡,不但洗去疲惫,精神面貌也变得更好了。”盘继斌说。

      除了洗漱间,每个贫困村按照工作便利原则,就近在乡镇政府或村委会落实驻村宿舍、伙食,备齐物资和生活用品。村级集体食堂基本都配备了冰柜、厨具、电水壶、碗筷等厨房必备品。村级食堂健全了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让驻村队员吃得饱、住得下、可洗澡。

        强化奖励机制 驻村干部有奔头

      “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引,驻村队员们保持干劲不懈、工作不断,全力追求脱贫高质量。脱贫摘帽后,这股劲头不减反增。杨艳秋说:“扶贫驻村这两年多来,驻村队员们跟群众的关系更亲近,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多样。”

      去年6月,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驻村工作队员从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央驻滇单位中选派,重点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健康且具备履职条件的干部,优先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各级派出单位要优先提拔任用驻村期间工作情况好、帮扶成效明显的工作队员,或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方面倾斜。

      截至今年8月,寻甸县共提拔驻村干部21人,真正将扶贫一线视作“校练场”,将具有驻村工作经历作为机关提拔干部的重要条件。

      “脱贫工作只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巩固脱贫,我们要继续保持干部帮扶力度不减,落实组织责任清单,选拔优秀的扶贫干部真蹲实驻,继续奋战在扶贫第一线。”杨艳秋说。(记者 任翊翔)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杨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3月10日上午,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云南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会议向媒体开放,42家境内外媒体的91名记者聚焦云南,深入了解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

    2024年03月11日 11:17

    3月10日上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云南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代

    2024年03月11日 11:15

    耿马县贺派乡以“小公约”促进“大团结”,制定并组织群众签订《民族团结公约》,激励引导辖区内各族群众做边疆民族团结的维护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2024年03月11日 08:59

      依托“收信人宣讲团”“佤山青年宣讲团”“巾帼大宣讲”等形式,近年来云南临沧将民族团结春风化雨融入心田,打造具有临沧特点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

    2024年03月10日 21:29

      当天,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云南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王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云南发展资源经济,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走生态绿色高质

    2024年03月10日 21:27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昆明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倍增工作会议获悉,截至2023年12月,昆明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168.20万户,同比增长40%。每千人拥有经营

    2024年03月10日 20:13

      分产业类型看,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43.6亿元,比上年增长22.2%;文化批发和零售业营业收入122.6亿元,下降1.0%;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249.0亿元,下降6.5%。

    2024年03月10日 20:13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