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牢记使命 铸盾为民 扎实推进全市人防事业高质量发展——昆明市人民防空建设纪实
三市街公共人防工程效果图。昆明市人防办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指出,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昆明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在昆明市委、市政府和昆明警备区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第七次、全省第五次人防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备战打赢,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加快转变人民防空发展方式,构筑人民防空的“地下长城”,不断提高遂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使命任务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备战打赢
建设实战人防
昆明市人防系统开展综合训练。昆明市人防办供图
人民防空因战而生,昆明市人防办始终坚持聚焦实战,瞄准备战打赢,提高应急应战能力。今年,完成《人民防空方案》修订并组织实施,为战时防空袭斗争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人防指挥通信系统管理,落实战备执勤制度,确保省、市两级通信联络畅通。建立市、县(区)两级人防机动通信系统日常通信联络管理制度,保持全市人防机动通信系统常态化运行。省、市、县三级通信联络稳定、畅通,为人防指挥提供坚强保障。定期组织全市人防系统开展指挥部演练、通信专业队伍跨区域演练,圆满完成省、市各级各类应急应战演练保障任务,全面提升了全市人防队伍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开展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对全市重要经济目标进行分级分类,完成全市重要经济目标普查。
坚持军民融合
建设民生人防
白云路公共人防工程效果图。昆明市人防办供图
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认真落实人防工程平战结合要求,积极推动人防工程平时为经济社会服务。坚持人民防空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根据《昆明市总体规划》《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等上位规划,组织编制《昆明市中心城区人民防空工程规划》,推动人民防空规划融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从规划开始,推动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坚持合理布局人防工程,落实平战转换要求。认真实施《昆明市中心城区防空地下室管理细则》,落实人防配套设施建设要求,建设布局合理的防护工程体系,满足战时不同需求。同时,督促指导业主单位制定平战转换方案,做到一个工程一个方案,确保方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坚持平战结合开发利用。积极鼓励人防工程平时作为停车场、仓库、商场等使用,发挥人防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共人防工程按照公开招租程序出租发挥平时用途,解决就业5000余人。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平时大部分用作过街通道、停车场等,极大缓解了市民“停车难”的问题。
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创新人防
转变人防发展方式,统筹推进人防、市政、地铁同步建设。大力推进白云路、三市街两个公共人防工程建设。结合城市道路综合整治开工建设白云路公共人防工程,将人防主体工程、道路综合整治工程、管线恢复工程同步实施。目前,白云路公共人防工程完成工程主体建设,结合工程建设完成北京路与白云路交叉口淹水点治理,解决了该路段多年雨季淹积水问题,保障了该路段防汛排涝安全。三市街公共人防工程2018年10月开工建设,实现地铁金碧广场站、金碧人行下穿工程和三市街公共人防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该项目有效整合地上地下建设,重塑城市中轴线,连通地铁、市政、人防和周边商业,对于缓解交通压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落实地铁兼顾人防要求。认真落实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建设应当兼顾人民防空需要的规定。指导、督促地铁建设落实人防要求,并预留与周边地下空间互联互通接口。以地铁为重要连通、疏散干道,推动城市地下空间连片成网,推动人防工程与地铁“无缝”对接,形成连接周边,辐射全市的人防综合防护体系。
提高服务水平
建设效率人防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人防行政审批服务水平。今年,行政审批时限从8天压缩到5天,所需材料从8项压缩为5项,办理最多跑一次事项312件,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执行易地建设费收费标准降低30%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发使用“昆明市人防工程建设管理平台”,通过手机App和电脑终端,实现人防工程监督管理、竣工验收、维护管理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查询,切实做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办事更快捷,服务更优质,程序更透明。近年来,制定并实施《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监督,实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在建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率达到100%。
加强自身建设
打造清风人防
长期以来,市人防办以持续强化作风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自身建设。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担当作为,为推进人防事业改革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始终把从严从实管理干部作为队伍建设的主线,把干部监督工作贯穿干部选拔任用、教育管理全过程,严格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坚持实施精准培训,把增强履职能力作为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基础。有计划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学习教育和培训,锤炼担当作为过硬本领,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人防队伍,为推进人防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人防知识
●防空警报
防空警报是城市人民防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开展防空袭斗争的警报。
按防空警报发放的时机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预先警报鸣响时,准备个人防护器材,配齐个人防空应急包内的一切急需物品,明确人防工程位置及疏散转移路线。居室人员要关闭门窗,切断电源,熄灭炉火,关闭煤气、液化气等,携带有效证件,生活必需品及防护器材,迅速撤离到附近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
空袭警报信号:鸣6秒、停6秒,反复十五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鸣响时,迅速进入人防工程内或按事先选定的地方疏散或隐蔽。无法进入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的,应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趴在地上双手抱头。
解除警报:连续鸣响一长声,时间3分钟,市民有秩序地离开人防工程,恢复正常工作。
我国城市安排每年的某一天进行防空警报的试鸣。测试一般为15分钟,依照空袭警报、紧急警报和解除警报的顺序鸣响。一是为悼念该城市遭到的空袭中遇难的人民,二是检验人防设备,三是进行国防教育。一些单位也会在这一天安排防空演习。防空警报试鸣之前要在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公布,请市民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以免造成社会恐慌。
人防办提醒:遇到战争、灾害时,市民一旦听到警报要尽快进入人防工事,除做好行动准备和防护动作以外,当生化威胁征兆明显、响起空袭警报时,防毒面具需挂在胸前或直接戴上。市民快速到达工事口部时还要服从工事负责人的疏导,不停留、不拥挤、不吵闹;不背包,不夹包、不提包;抱小孩,不牵小孩走;无灯时,要腾出右手,靠右侧探摸、快速进至工事安全区。
●人民防空工程
人民防空工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空袭,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城市地铁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地铁以交通运营为主,战时则承担着人员临时掩蔽和疏散、重要物资输送的生命线作用。
人防工程不同于普通地下室。普通地下室是为稳定地上建筑物或实现某种用途而建的,没有防护等级要求,防空地下室是根据人防工程防护要求专门设计的,具有防核武器、常规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功能。人防地下室顶板、侧墙、底板都比普通地下室更厚实、坚固,除承重外还有一定抗冲击波和常规炸弹爆轰波的能力;人防地下室结构密闭,有滤毒通风设备,有防化学、生物战剂的设备和能力;人防地下室有室外安全进出口和战时供人员出入的洗消出入口。防空地下室安装有“防空地下室”标识,战时,市民可依据标识找到并进入防空地下室。
●人民防空疏散
人民防空疏散,是指在战争爆发或者重大灾害发生前后,将人员、物资、工厂、设施等,有计划、有组织地撤出并安置到安全地域的行动。它是防空防灾的基本手段之一,是保存战争潜力、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措施。
人民防空疏散分为:早期疏散、临战疏散、紧急疏散三种。
早期疏散,是指国家预测并侦察到战争将要爆发至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之前这段时间内,按照国家或战区发布的动员令,组织城市居民、物资、工厂、设施等按计划分批进行的疏散。
临战疏散,是指国家在宣布战争状态后至战争爆发之前这段时间内,按计划组织以城市居民为主的疏散。
紧急疏散,通常指首次空袭前24小时内,或在空袭的间隙中实施的撤退隐蔽行动。在组织紧急疏散时,应根据城市的地形条件、人口数量和密度、工事布局等情况,按照统筹兼顾、保障重点的原则,进行全面安排,有重点地分配使用人防工事,组织各种保障;科学确定疏散工作的程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运用好专业力量,迅速将计划疏散的人员疏散到预定地区和工事内。(记者 罗顺英 通讯员 浦燕)
关健词:
责任编辑:郑秀莉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1:17
2024年03月11日 11:15
2024年03月11日 08:59
2024年03月10日 21:29
2024年03月10日 21:27
2024年03月10日 20:13
2024年03月10日 20:13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