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村民在“动力小站”换取物品 杜潇潇 摄
中新网红河8月28日电 (杜潇潇)一双拖鞋10分、一瓶洗衣液30分、一个枕头50分……28日,记者在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牛孔镇牛巩村委会看到,脱贫“动力小站”内的商品可以用积分兑换。
绿春县地处云南省南部,与越南毗邻,县境内多为山地,沟壑纵横,贫困一度如影随形。2019年,绿春县计划减少贫困人口6506户2801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8%,实现整县脱贫摘帽。为此,绿春县做了众多有益探索。
今年2月以来,绿春县启动实施了脱贫攻坚“动力小站”建设,牛孔镇牛巩村委会是首家脱贫攻坚“动力小站”,该村把“动力小站”建在村小组活动室二楼,总面积156平方米,投入政府启动资金和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爱心人士、挂联单位及各级干部职工群众捐款筹集前期建设资金4.5万元,购置了29种2400余件日用品。明确资金和物资来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主,挂联单位和爱心人士资助为辅。

图为“动力小站”内陈列的生活用品 杜潇潇 摄
在小站里,陈列着牙膏牙刷、卫生纸、被子枕头等日用品。但建档立卡贫困户来“动力小站”换取物资却不用钱,而是凭积分卡上的积分兑换。
“我们有专门的评分、监督、管理体系,工作人员都是从群众中选举出来的。”牛巩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欧格告诉记者,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学习扶贫政策、打扫环境卫生、参加移风易俗、带动乡风文明、争当脱贫能手和配合村寨工作等多方面的工作,赚取积分,之后凭积分卡到小站内兑换相应分值的物品。
牛巩村为鼓励贫困户和村民积极参与茶叶产业发展,规定村民只要交售茶叶到合作社就可换取20积分,交售茶叶每超过100公斤加10分,交售茶叶数量与动力小站积分相融合,既增加了茶农收入,又增强了合作社凝聚力。
“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打破了部分贫困群众的依赖思想,变‘送钱送物’为‘劳动挣钱’,成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强化群众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助推脱贫攻坚注入了新活力。”李欧格如是说。
临走前,记者看到有村民到动力小站换取物品,没花一分钱便换取了一桶食用油和一床被子,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完)
关健词:
责任编辑:钱昌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1:17
2024年03月11日 11:15
2024年03月11日 08:59
2024年03月10日 21:29
2024年03月10日 21:27
2024年03月10日 20:13
2024年03月10日 20:13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