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退潮 私人自行车增多
“两轮拦路虎”又回楼道里来了
广安门外某社区,楼道里也停放了自行车。
受年初部分品牌共享单车退出市场以及日前小蓝、摩拜先后涨价的影响,不少市民重新骑上了自家的自行车,小区自行车棚里的车又多了起来,这也让社区自行车管理的问题再次浮现。
社区、物业该如何解决自行车存放的问题?记者走访了与此相关的市民、社区工作者和规划师等人。
楼道里自行车又多了起来
住在朝阳区百子湾的张朋先生,工作单位不算远。从去年年底开始,他发现共享单车减少了。“最开始走上几十米就能找到,现在走上两三百米,都快到大街边了,常常还是找不到。即便找到几辆也都是故障车。”上班不能耽误,他决定买一辆自行车。
问题也随之来了,新车舍不得锁在小区门口风吹日晒,就只能推到家里,“本来家里也不算宽敞,还得给它腾块儿地方”。他还注意到,楼道里一些邻居家门前,也重新出现了自行车。
“社区之前宣传了好久,让自行车都停在外面去。当时连劝带搬,有的居民自己把自行车处理掉,也有的多年不用,社区派人搬走了。当时楼道里干净了,可这几个月过去,楼道里又有自行车了。”住在丰台区玉林里的张成福老先生说。
张老爷子每天上下楼遛弯儿买菜,常常注意到楼前的自行车。他的一位邻居不久前刚刚买了一辆普通自行车,每天骑着去买菜。张老先生和他聊天得知,这位邻居也在过去的几年里常用共享单车,如今时常遇到找不到车用的情况,只好自己买车。而楼门口距离社区里的存车处有一段距离,且存车处收费,便常常放在楼门口或是进门处。
无论是楼道里还是楼门口放自行车,这一幕对居民们来说都再熟悉不过。“共享单车出现的时候,我心说这新形式终于解决了楼道放车的老问题,将来只要规范停放就行了。没想到这阵风一过,还是以前那个样儿。”张老先生说。
社区车棚仍需多维护
面对有所变化的自行车出行模式,社区、物业应如何解决这一民生需求问题呢?东城区广渠门北里36号院试着寻找答案。去年,这里翻建了自行车棚。作为一个拥有800户居民的楼房院小区,楼下乱停放、搬车上下楼的问题,曾困扰社区工作者们多年。共享单车兴起之后,社区里禁止共享单车进入,同时清理老旧自行车配合上疏导居民们文明停放自有自行车,以前摆满自行车的通道腾空成了老居民们聊天晒太阳的好地方。
“但现在共享单车明显少了,我自己平时骑车也有感觉。”社区书记王素花说,“车棚子现在看来还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不能减少。”
去年社区将院门口的一处车棚修缮、扩建一番。改造之前,这个车棚面积较小条件也差,夏天漏雨,也没有什么安保措施。如今改造后,这处近30米长的车棚可以分四排停放130余辆非机动车,安装了6个电动车集中充电桩,可同时为60辆二轮电动车充电。社区安装了门禁,还在四周安装了监控探头,连接到物业中控室,在物业保安巡视的同时,通过人防、物防、技防手段,防止各类隐患发生。已有一些居民习惯性地将自行车存放在这里,其中不乏新车。
但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能自觉将车停放到这儿,“共享单车少了之后,居民们的普通自行车利用率明显提高,乱存放的问题随之有所抬头。社区为存车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将来还要和物业一起引导居民们文明存放。”王素花说。
见缝插针新设存车棚
一位曾在先农坛社区居委会工作多年的老社区工作者谈到,最近几年里社区和物业在整治楼道乱停放自行车、整理原有社区存车棚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如组织活动让居民们将闲置不用的自行车换成生活用品,以此达到清理车棚、让原有面积更充分利用的目的;还在社区部分居民楼门前设置挡雨棚,以分担其他车棚的压力。
老社区里居民自有自行车数量相当多,年深日久积累的废旧车也多,清理起来不易。特别是共享单车出现之后,很多居民没必要保留自有自行车,买新车的人越来越少,曾让大家挺看好共享单车的形式,期待新模式解决老问题。但他坦言,实在是没想到共享单车这一波高峰来得猛烈,去得也痛快。
好在社区的自行车棚清理后没有改做其他用途,并且一部分楼门口还增设了小型车棚,如今这些车棚又重新被居民自行车占满,“而且从每天早晚存放的数量看,居民们自有自行车的利用率明显高了起来”。他认为,见缝插针地建设一些距离居民楼门近、规模小的存车棚,分散引导居民们摆放各种自行车的模式效果较好。
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自有自行车,停放好坏除了管理和引导,骑车人的素质也很重要。若是人们都能文明停放,一些问题便能迎刃而解。“现实的情况是,比起共享单车,居民们更爱惜自有自行车,这是共享单车减少之后,存车条件较好的小区秩序明显改善的重要原因。”
更多管理方式有待探索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交通所所长黄伟先生认为,由于共享单车巨大的方便性,未来还会发展,私人自行车则可能还会出现萎缩、需求降低的情况,且私人自行车将更多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比如电动自行车或者是爱好者喜欢的变速车、公路自行车等有可能会保持。
对于社区是否要多建设车棚的问题黄伟说,“坦率说我目前也没有很有把握的结论,因为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增减的因素都同时存在。”较少的共享单车能取代更多的居民自行车,看起来对车棚需求减少,但是这种便捷会让更多人以骑车取代开车出行,因此对车棚等管理形式的需求又会增大。“是否让共享单车进小区、进车棚?怎样才是最便民又便于管理?这些管理上的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报记者 张硕 文并摄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李芳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4:37
2024年03月10日 20:16
2024年03月10日 20:00
2024年03月09日 15:03
2024年03月09日 15:00
2024年03月07日 10:0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