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杨善洲是个好官,但他不顾家!”特别是1970年,家里因遭水灾,房屋被冲垮。老伴专程找到他,说到修房子的事,杨善洲只说了一句简单的话:“我确实没钱!先搭个棚子,避一避再说!”生前曾为地委书记的杨善洲,面对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为什么“置而不顾”?按世俗的观念来推理,这种“不近人情”的做法是一种“违反常态”的、叫人难以理解的逻辑。
然而,正是这种“难以理解”,构建出杨善洲有关“家”与“国”两者利益之间道德底线划分的准则,也是杨善洲精神世界中最真实的核心。有关“家”与“国”二者之间关系的处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中曾有诸多名句。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愿得此躯长报国,何须眷恋身后家”。
我们在追踪杨善洲一生的为官轨迹时,发现他在“家”与“国”两者关系的处理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立场。关于这个问题,2008年,他身边的一位秘书曾与他进行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讨论。他说:“家里住房破烂甚至连吃饭问题都很困难,这我都知道。我曾跟老伴明确地说过,我们杨家旧社会是个没有土地、没有房屋的‘两无’农户,解放后,是共产党给了我们土地,给了我们一个家。共产党给的土地,是给我们的一个‘饭碗’,你要带着家人端好这个‘饭碗’,哪一天这个‘碗’里没有饭没有菜了,说明你自己没有本事,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政府发给我的工资,是共产党给我的另一个‘饭碗’——这个‘碗’里吃不完的东西,那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只能还给共产党,还给老百姓!还有,你一定要清楚这一点:我杨善洲当地委书记,是为大家当的,不是为杨家一家人当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德是为官之魂”。官德正,则民风正;官德毁,则民风毁。把个人的忧乐与天下人的忧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之中。这是一种最为基本的“为官伦理”。可贵的是,杨善洲不是把这种“伦理”抬在嘴上,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于整个为官的生涯中。
杨善洲的“碗说”论,代表了老一代共产党人普遍的为人品质。我们的天下之所以长治久安,得益于他们高尚而无私的奉献精神。执政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011年,杨善洲逝世一周年时,老百姓的祭词当中有这样两句话:“老书记,有了你,锅里无米我不急;老书记有了你,歪风邪气无处去。”道出了“德高之人为政,天下治;无德之人持柄,天下乱”的执政伦理的真谛。
总之,一句话:记住百姓,天定地定人心定——乃属大治之本;忘记百姓,天乱地乱人心乱——实为乱象之源!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杨军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0日 10:06
2024年03月08日 11:36
2024年03月07日 17:16
2024年03月07日 17:12
2024年03月07日 17:08
2024年03月06日 09:31
2024年03月05日 17:48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