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滚动新闻

    移动应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屡禁不止 “隐私困局”如何“破局”?

    2025-06-16 10:55:13 来源:工人日报 浏览次数:

      近日,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了65款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的移动应用(APP),涉及未显著告知隐私政策、未经用户同意向第三方共享数据、未提供有效注销功能等。

      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对违规应用大规模“点名”。此前的4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已通报13款违规应用,包括外卖、金融、社交等多个领域。

      为何APP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现象屡禁不止?专家认为,这与移动应用的自身特性、监管的滞后性以及企业的合规成本相关,应从监管框架、企业合规、技术防护等多维度出发,破解“隐私困局”。

           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成“顽疾”

     

      “我也不想透露太多个人信息,但不同意隐私政策就无法正常使用。”就读于西安某高校的叶溪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使用的APP基本都是要同意隐私政策后才能使用其主要功能,为了正常使用,她不得不“让渡”一些个人信息。

      事实上,移动应用强制索权现象并不罕见。2024年,工信部通报的50款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及软件开发工具包(SDK)中,有27款存在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的问题;2023年通报的9批APP中,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的情况共出现了143次,占比49.5%。

      2024年,北京市互联网法院与市委网信办共同发布的《个人信息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中,就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以个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或者撤回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河南省世鼎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路烽豪表示,平台以功能使用为胁迫的做法违背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知情同意”的原则,剥夺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权。

      “即使有心阅读,冗长的隐私政策也很难让人有精力逐字看完。”叶溪说。记者在苹果操作系统(iOS)应用商店选取了5个排名靠前的免费APP,发现这些APP的隐私政策全文均8000字起步,有的甚至达到两万字,将其全部读完需至少半个小时。

      “强制同意”和“高阅读门槛”等问题直接影响着用户行为。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的一项调研显示,77.8%的用户在安装APP时“很少或从未”阅读过隐私协议,69.69%的用户会忽略APP隐私协议的更新提示。

            收集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针对移动应用的个人信息处理合规,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规范体系。”北京市汉鼎联合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周子川告诉记者,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共同构成了目前我国数据合规的顶层法律框架;近年来,相关部门也在持续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行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在法律规范和专项治理“双管齐下”的情况下,为何移动应用隐私不合规的现象屡禁不止?

      “虽然大众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但APP技术性强、收集信息具有隐匿性,且很多当事人使用时并不知情,这也说明我们用以保护个人信息的‘知情—同意’原则存在适用的困境。”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孟融分析称。

      “随着数字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生活几乎离不开用户以个人信息换取APP服务的情形。”周子川认为,虽然当前用户个人信息被纳入法律的规范保护,然而相较于个人信息处理数量及情形的增长拓展,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监管均具有滞后性和模糊性。

      此外,较高的隐私合规成本也是不少APP运营者面临的问题。“做隐私合规不止写一个弹窗代码那么简单,还包括数据安全措施的调整、第三方合规检测、法律顾问费用等多项开销。”某APP运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多维度破解“隐私困局”

      在数据成为重要生产力的当下,保障公民的个人数据安全,对经济社会良好运行至关重要。如何破解移动应用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治理难题,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专家认为,需要从监管框架、企业合规、技术防护等多维度入手协同治理。

      “良好的个人信息保护生态,需要一套更加合适的规制框架。”孟融建议,对于不同业务场景及体量的移动应用,可采取更符合主体自身情况、能兼顾个人信息保护及数据开发利用的规则标准。例如,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明确,监管部门针对小型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敏感个人信息以及人脸识别等新技术,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和标准。

      “APP运营者应持续关注监管的披露,摸清自身行业中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合规标准。”周子川表示,如果APP涉及处理大量个人信息或敏感个人信息的业务,则更应注意在追求数据价值的同时,履行企业保护个人信息的主体责任,最大程度避免违法违规。

      某软件公司程序员向记者透露,其软件会把用户信息加密处理,以密文形式进行存储。此外,公司存储用户隐私数据的电脑不通外网,软件也有明确的复制、截图等限制,保障用户的隐私数据不外泄。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掌握识别隐私政策是否合规的方法,也能有效规避个人信息被不正当收集。“用户如果在第一次打开APP时,发现或并无隐私政策弹窗,或出现默认勾选、提前点亮、缩小字号等方式干扰、影响个人对同意的判断,就需要高度警惕。”周子川提醒。(工人日报 记者 秦亦姝)

    关健词:

    责任编辑:贺国华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近日,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了65款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的移动应用(APP),涉及未显著告知隐私政策、未经用户同意向第三方共享数据

    2025年06月16日 10:55

      中新网梅州6月13日电 题:千年古镇筑起气象防灾减灾“智慧防线”  作者 王坚 吴文媚  粤北山区的三省交界处,拥有1200年历史的梅州梅县区松口

    2025年06月13日 15:36

      中新网6月13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6月13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6月13日14时至14日14时,海南岛、广西东南部、广东中南部、福建

    2025年06月13日 15:20

      中新网6月13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6月13日10时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预计6月13日14时至14日14时,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内蒙古东部、华南

    2025年06月13日 11:45

      中新网湖北神农架6月13日电(杜华)据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13日消息,当地近日发现一只罕见昆虫,经昆虫专家鉴定,确认其为湖北省昆虫家族的新记录—

    2025年06月13日 11:38

      中新网6月13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13日消息,中央气象台今晨同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和暴雨黄色预警,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热带风暴级)已于昨天(12

    2025年06月13日 11:33

      学生时代,青春年华  总是我们记忆深处  最美好,最纯粹的韶光  那个六月  封存了我们人生中最热烈激昂的青春  又到一年毕业季  夏天的风轻轻吹

    2025年06月13日 10:56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