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1月26日电 (吴琼 李庭耀) “从办案实践看,在校大学生已成为‘帮信罪’的主要犯罪主体。”26日,在山西两会上,山西省政协委员、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许韶琛建议,加强对“帮信罪”的预防治理,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帮信罪”全称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2023年,山西涉及电信网络类犯罪7065人,其中,“帮信罪”5233人,占比高达74%。

图为山西省政协委员、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许韶琛。受访者供图
许韶琛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学生自身法治意识淡薄、阅历不足,缺少对“帮信罪”的法律认知,对诱惑的抵制能力较差;部分院校法治教育缺乏,对“帮信罪”宣传不足,苗头问题处理不善;党委政府引导关注不够,社会就业信息良莠不齐,相关部门监管缺位等。
“应加强对‘帮信罪’的预防治理,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许韶琛建议,全方位加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教育。大专院校开设专门法治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法治课程中增加“帮信罪”相关内容;建立常态化普法机制,利用开学季、世界电信日等特定时间开展“反电诈进校园”活动,邀请一线司法人员以案说法;构建全方位法治宣传体系,不断提升在校学生防范意识。
多层面加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预防。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及时了解在校学生心理和行为动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消费观念,及时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减少学生误入歧途的可能;新入校学生能装尽装国家反诈中心 APP平台等工具;强化预警处理,发现非法买卖“两卡”等可能与电信网络犯罪相关的信息、行为时,及时联系驻校警务人员或公安机关移交线索、开展排查、快速处理,第一时间斩断犯罪源头。
加大高校学生就业市场整顿。对线上线下就业平台进行全方位审核,全面打击涉及灰黑产业链的公司企业;完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分阶段、全过程、全覆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和全程化、精准化、特色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从根源上为学生提供正向指引。
此外,深化大学生就业服务机制,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开拓各类就业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渠道、创新创业实训、职业生涯教育实践资源;坚持校友促就业的长效合作机制,拓展就业岗位。(完)
关健词:
责任编辑:何莉莉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4:42
2024年03月07日 10:11
2024年03月07日 10:02
2024年03月06日 09:29
2024年03月04日 16:43
2024年03月04日 10:22
2024年02月29日 17:16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