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缝缝、补坑坑、修盖盖”,这就是全国人大代表王润梅和她的团队的工作日常。
她是山西省太原市的一名清掏工,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拿着洋镐叉子,在大街小巷掏泥”。
这样一份工作,她从18岁开始,一干就是30年。
委屈吗?不能说没有。王润梅接受新华网“新华访谈”采访时说,刚参加工作“觉得很委屈、自卑,从来不愿意和别人谈起我的工作”“找对象的时候,跟人说自己是掏下水道的,都觉得说不出口”。
艰苦吗?那是一定的。大雨中,他们要在街道上迅速打开一个个下水井,甚至要在齐腰深的水中坚持工作。她和她的同事们被称为雨中“逆行者”、回家路上的“等雨人”。
“再苦再累的工作总得有人干”,王润梅在谈到这份艰苦的工作时却是自自然然、云淡风轻。
听到这样的回答,感觉熟悉吗?
云南“麻风村”教书人农加贵说,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一咬牙,留了下来”;重庆“天坑村”开路人毛相林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安徽黄山“守松人”胡晓春说,“我和迎客松、黄山三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就是‘你守着山,我守着你’”;江苏的青年“养老人”李楠楠说,“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照顾”,她也是老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贴心“小孙女”……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全国人大代表。
他们,和你我一样从事着普普通通的工作,却做出了超越平凡的业绩。从他们那一句句如家常聊天一样平实质朴的表达中,凸显出的是热爱和责任。
王润梅已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这些年围绕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等民生问题走访调研,累计提交建议30余条;乡亲们盼望有一条旅游环线,能把当地的柑橘、脆李等土特产卖出去,毛相林把老百姓的呼声带到了两会上,“希望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养老机构“用工荒”问题则一直是李楠楠的“心头病”,今年她围绕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建议,希望更多优秀年轻人进入养老护理行业后“愿意扎根下来”……我们的声音,经由他们带到了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家发展重大议题的组成部分,连起人民的衣食住行,连起群众的喜怒哀乐,连起万家灯火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新华网)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娟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4:42
2024年03月07日 10:11
2024年03月07日 10:02
2024年03月06日 09:29
2024年03月04日 16:43
2024年03月04日 10:22
2024年02月29日 17:16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