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北板块早寒武世膏盐沉积的地层分布。 南古所 供图
中新网南京12月7日电(记者 杨颜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7日发布一项最新成果:科研人员通过对华北板块寒武纪早期膏盐沉积的分析,为该时期华北板块的古地理位置和古环境变化提供了实证材料。研究发现,膏盐沉积和早寒武纪两次物种灭绝在时空关系上具有较高的耦合性。
科研人员介绍,膏盐沉积通常形成于中低纬度地区的封闭、半封闭沉积环境中,是干旱气候和蒸发相环境的敏感沉积物。寒武纪是显生宙的开始,早寒武世大约在5.41-5.13亿年前,这一时期发生过大规模的膏盐沉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的万斌副研究员指导硕士研究生郑文涛,与南京大学科研人员合作,系统总结了华北板块寒武纪早期膏盐沉积的地理分布范围及地层赋存特征,并探讨其对应的事件地层学、古地理学和古环境意义。
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地学专业期刊《亚洲地质》(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上。 研究证实,膏盐沉积的地理分布集中在华北板块东缘的胶辽徐淮地区和南缘晋陕豫交界区,并在东北缘的辽宁太子河-浑江流域地区和南缘的豫西地区形成两个沉积中心。
综合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等证据,研究表明华北板块这两套膏盐沉积的确切时代为早寒武世都匀期,推测该时期发生了重要的干旱事件,可以作为准确限定含膏盐沉积时代的地层对比标志。
寒武纪早期是后生动物起源和演化的关键时期,发生过两次生物灭绝事件,分别是古杯动物大灭绝事件以及莱德利基虫类和小油栉虫类大灭绝事件。
研究发现,华北板块寒武纪早期膏盐沉积和这两次大灭绝事件在时空关系上具有较高的耦合性,进而推测膏盐沉积所代表的多期海退和高温干旱事件,导致了海水盐度的增加和底栖动物栖息地的丧失,可能是造成以古杯动物和莱德利基虫等为代表的底栖生物灭绝的重要环境因素。(完)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娟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4:42
2024年03月07日 10:11
2024年03月07日 10:02
2024年03月06日 09:29
2024年03月04日 16:43
2024年03月04日 10:22
2024年02月29日 17:16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