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宋敏(左)对接疫情排查情况。 刘升 摄
中新网巴彦淖尔3月27日电 题:内蒙古一社区书记“捡”流浪老人回家:隔离病毒收获爱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等疫情结束,我联系民政部门为老人安置个地方,如果她不愿意走,就先在我这呆着。”27日,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新利社区党支部书记宋敏如是说。

图为宋敏照顾老人吃饭。 宋敏供图
宋敏说的她是一位年逾花甲、在呼和温都尔镇流浪多年的老人。
之前,老人居无定所,大部分时间住在各个小区的楼道里。

图为宋敏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刘升 摄
疫情发生以来,乌拉特后旗全城戒严,小区门口24小时有人检查,老人没了去处。
一天,在街上巡查的宋敏看到老人大冷天蜷缩在街头,便联系镇里为老人临时找了一个房子,还安排志愿者专门看护她,解决她的温饱问题。
“我也多次给老人寻过亲,但一直没有结果。也把她送到过福利院,可她呆不惯,没住两天就偷跑了出来。”宋敏说。

图为阳台上晾晒着宋敏为老人洗的衣服。 宋敏供图
2月14日,宋敏像往常一样来看望老人,走进院子后,只见老人坐在火炉旁,缩成一团瑟瑟发抖,双手黢黑。宋敏打开炉盖发现炉火早已经灭了,问了半天老人才说,“不会弄火盆。”
看着老人的样子,宋敏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你要实在不愿意在这儿住,就跟我回家吧。”就这样,宋敏把老人带回了家。
“她是流浪人员,精神也不正常,你每天上班谁看她?”尽管周边有质疑声,但宋敏还是精心为老人腾出一间屋子,铺上了崭新的被褥,又给老人洗了澡。安顿老人睡下后,她才把接老人回家的事告诉了父母。
“敏儿,你做得对,我们支持你,既然接回家,就要照顾好,别让生病了,你自己上班也要注意防护。”和宋敏想象的一样,身为老党员的父母对她的做法很是支持。

图为宋敏每天骑着电动车给社区居民送生活物资。 刘升 摄
由于自己身处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为了安全起见,宋敏让丈夫和孩子都去婆婆家住,他们并不知道家里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接到宋敏的电话后,丈夫片刻犹豫后说:“既然已经做了这个选择,就一定要照顾好老人。”
宋敏告诉记者,不同于其它流浪人员,老人很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喜欢穿蓝色的衣服,每天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宋敏给老人清洗随身携带包裹中的衣服时发现,那些衣服都是上世纪的粗布蓝,都是一针一线缝制,有的地方有补丁,但针脚却很细密,有的补丁还特意绣出树叶的形状。“我想老人年轻时候针线活一定做得很好。”宋敏说。
宋敏告诉记者,老人的口音不像本地人,平日里爱抽烟,两天一盒,叫火炉为火盆子,叫咸菜为菜疙瘩。“只要问起老人的身世,她就闭口不谈,把头扭了过去,也许是有伤心事吧。”宋敏说。
与老人相处40多天的时间里,宋敏为老人洗澡、剪指甲,照顾一日三餐。“从我感觉老人的精神可能有问题,她从来不跟我聊天,有时候会喊我大姐,最近一段时间偶尔能听到她哼小曲儿。”宋敏说,由于自己要上班,担心老人在家里发生意外,在她上班的时候,就有志愿者去家里陪着老人。
“这段时间,老人学会了上完厕所冲马桶,但还是会随地吐痰。”在宋敏的心中,她早已把老人当成了亲人,她会刻意地让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例如吃完饭把自己的碗送到厨房。“她像个老小孩,和我过世的奶奶一样,每次看到她,我总会想起我的奶奶。”宋敏说。(完)
关健词:
责任编辑:于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4:42
2024年03月07日 10:11
2024年03月07日 10:02
2024年03月06日 09:29
2024年03月04日 16:43
2024年03月04日 10:22
2024年02月29日 17:16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