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滚动新闻

    甘肃现“旱涝并存并增”新况 需减缓和适应应对气候变化

    2019-09-30 09:29: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甘肃现“旱涝并存并增”新况需减缓和适应应对气候变化

      今年夏季,有“中国旱极”之称的甘肃敦煌出现“鸣沙山麓发新芽”“芳草萋萋莫高窟”的鲜见现象。 孙志军 摄

      中新网兰州9月29日电 (记者 冯志军)最近几年夏天,民众明显感到甘肃降雨量增大、空气湿润、气候变好,而对于气候变化利与弊仍存争议。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毛鸿宁29日分析称,气候变化是把“双刃剑”,西北地区出现“旱涝并存并增”新情况,需从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继续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29日举办2019年第4次例行新闻发布会。毛鸿宁介绍说,根据西北区域气候中心的监测数据,甘肃1961年至2015年,平均每10年增温0.29℃,高于全国平均每10年升高0.24℃的增温幅度。1961年至2015年的近55年间,全省平均气温升高了1.6℃。

      “但降水量与大家的感受不一致,1961年至2015年,全省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降水量每10年减少3.6毫米。”毛鸿宁表示,但东西差异较大,河西地区每10年降水量增加4毫米至12毫米,河东地区每10年降水量以4到24毫米的速率减少。

      甘肃是中国大陆的地理中心,是唯一受西风带、东亚季风和高原气候综合影响的省份。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原、湿地、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该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就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但气候资源相对欠丰,气侯要素年际变化较大,是典型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毛鸿宁说,近50年来,甘肃气温上升明显,水资源短缺,冰川退化,极端气候事件逐年增多,是全国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据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2018年甘肃省植被覆盖度为近18年来最高,戈壁荒漠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显著恢复。经济作物适种区正向北、向高海拔地区移动。

      毛鸿宁认为,西北地区出现“旱涝并存并增”新情况,干旱、暴雨、沙尘暴、高温、冰雹等极端天气增多,加大了防灾减灾压力,对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从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看,西北干旱的本底环境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必须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对气候变暖新挑战。(完)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杨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资金短缺、投资风险大、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利用效率低是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如何引导资源、资本、资金“上山下乡”,让金融供给从外部“输血”到内部“

    2024年03月11日 14:42

      另据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介绍,春运期间,南宁机场完成运输航班近1.3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超175万人次,与2023年春运同期相比分别增长约10%和22%。

    2024年03月07日 10:11

      “一些平台将劳动关系违规界定为信息交易关系或合作关系,或刻意隐蔽劳动关系,以此规避责任义务。”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李孝轩委员表示。

    2024年03月07日 10:02

      据了解,作为进出海南岛的大通道,琼州海峡是中国最繁忙的水运通道之一,被誉为中国“黄金水道”。今年春运开始以来,车客运量持续处于高位状态,其中,旅客

    2024年03月06日 09:29

    2024年1月,引发全国网友“云看娃”的流量巨星——11个广西“小砂糖橘”来看企鹅巡游,开启全国各地“小代表”打卡极地公园的热潮。企鹅巡游看台连夜建造,企鹅巡

    2024年03月04日 16:43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3月3日)是第11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其中,大熊猫野外种群

    2024年03月04日 10:22

    据悉,上思县人大常委会围绕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重点监督,开展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视察调研,增强政府及

    2024年02月29日 17:16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