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国内新闻

    涉案金额超1400万元!当心兼职变成诈骗“帮凶”

    2025-11-10 15:45:47 来源:“公安部刑侦局”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

      近日,上海警方连续打掉两个以招募兼职为名,实则为电信网络诈骗集团提供帮助的犯罪团伙,涉案金额超过1400万元。

      第一起案件,不法分子以手机应用刷下载量、评论量,也就是“软件充场”为名,招募求职者,实为盗用求职者身份信息,非法转移涉诈资金。

           兼职“软件充场”?

            实则盗用求职者身份信息

     

      近日,上海警方接到市民陈先生报案称,他在网上找到的日薪200元兼职,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他察觉异常便放弃了兼职并选择报警。

      接警后,警方梳理发现辖区内有多起涉及此类“兼职”的举报线索指向同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每天有大量求职者进出,而所谓的“兼职”无需实际工作,只需要配合业务员通过刷脸完成某些软件注册,即可获得报酬。

      在公司发布的招聘广告中,这些兼职工作被称作“软件充场”,也就是人为给一些手机App刷下载量、评论量等,提高这些App的流量。如果有求职者提出疑问,公司业务员也会用相应话术进行安抚。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侦支队民警 潘建树:

      说这些仅仅是用于实名注册,今天收工前会注销,只是为了完成一个注册数。不管兼职人员是真信了,还是半推半就地信了,有时候可能为了这一笔收入,也就继续做下去了。

      一些警惕性较高的求职者会在现场直接拒绝这份所谓的兼职离开,而业务员也不会阻拦,反而还提供相应路费。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侦支队民警 潘建树:

      给他打车费让他离开。离开之后,大部分兼职人员也不会兴师动众地报警,所以有一段时间这个团伙悄无声息地隐匿在我们辖区。

    “兼职”人员和洗钱操作员

    集中“办公”

      警方初步认定,这家打着招聘兼职旗号的公司很可能是一个涉诈“帮信”窝点,在固定相关证据后,警方开展了收网行动。

      收网行动中,警方当场抓获团伙头目、现场接待人员、洗钱操作员等犯罪嫌疑人40余名。在现场,警方发现犯罪团伙将兼职人员集中在了一个大厅。

      而在大厅另一侧,则通向三个小房间,每个房间里都有专门的洗钱操作员。兼职人员与洗钱操作员之间虽然就一墙之隔,但不能直接沟通。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侦支队民警 潘建树:

      大厅和小房间中间有一个“主管”负责对接和联络,大厅的人不可以进小房间,小房间的人也不可以和大厅的人进行聊天沟通,只有中间这个联系的人相当于主管,他才能进行两个房间之间的衔接。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侦支队民警 王波:

      手机是三个房间里面的人提供的,他们购买了大量的工作手机,就是用来注册这些金融支付账户的。把空白账号登录上去,交给大厅里的联络员,让他交给“兼职”人员进行实名认证,认证好后,就具备了转账的功能。

      当兼职人员在大厅注册好相应账户后,主管再将手机收走,送到小房间进行实时洗钱。嫌疑人将兼职人员和洗钱操作员集中在同一物理空间,分开管理,为的就是减少犯罪流程上的损耗。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侦支队民警 潘建树:

      除了与支付金融账户有关的用途,他们还会下载注册一些社交软件,在社交软件上以网友的身份发布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利用他们的账户,再去传播一些与电诈案件、赌博案件有关的广告。

      警方提醒求职者,在寻找兼职工作时要提高警惕,防范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最后殃及自身。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侦支队民警 潘建树: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遗症”就会逐渐暴露出来,毕竟当天他们使用了大量自己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验证,绑定自己的银行卡。如果涉及案件,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还是会调查到他们的头上。

           兼职“电话营销”?

           实则用实名电话卡“引流”

      近期,上海警方还侦破一起为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提供“引流”服务的案件。犯罪团伙以电话营销兼职为幌子,利用求职者实名办理的电话卡拨打骚扰电话,通过推广虚假投资理财公众号,为后续诈骗活动“铺路”。该团伙已导致多名受害人上当,其中一名上海市民损失高达300余万元。目前,团伙主犯王某等5人已被批准逮捕。

      今年6月,上海市民董女士向警方报案称,她在接到一通推荐股票的营销电话后,在对方指引下下载了一款所谓投资理财软件,结果遭遇诈骗。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侦支队民警 季一豪:

      电话里的人自称是某某投资公司的业务员,让她关注一个微信的公众号。这个微信公众号上面有“客服”,后续再让她一步一步被引导到一些涉诈的App上,让被害人在这些涉诈的App上进行投资理财,导致被害人被骗了三百多万。

      警方从这通营销电话入手,发现其背后团伙在网上打出兼职信息广告,招募了大批打电话的所谓业务员。

      警方发现,犯罪团伙打着电话营销的幌子,实际上却是利用求职人员名下的电话卡,替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团伙进行引流。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侦支队民警 季一豪:

      这些“引流”公司的“生命线”就是电话卡,因为他们的电话卡被封的概率非常高,会被这些被害人举报,还有就是涉及被投诉骚扰电话,他的电话卡很容易被封。封了以后,这个公司就没有办法正常运转下去了。

      在获取求职者提供的电话卡后,嫌疑人将具体工作分为兼职“日结”或者全职“底薪+提成”两种模式。“日结”求职者在上交电话卡后即可获得150元报酬,无需实际参与拨打电话。而“底薪加提成”则是经过话术培训后,通过拨打“营销电话”,推广境外诈骗分子提供的虚假理财公众号,根据目标客户关注公众号的情况获得报酬。

      在被害人关注公众号后,引流环节就结束了,境外诈骗分子后续会通过公众号“客服”与其进一步沟通,并诱导其下载伪装成正规金融理财软件的涉诈App,直至被害人充值投资被骗。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侦支队民警 季一豪:

      他的目的就是后续实施诈骗,当中等于过了一道,不是直接由打电话人员去诈骗,而且微信公众号会让被害人觉得更加官方一点,更让人信服一些。

      经查,今年4月以来,犯罪团伙通过拨打营销电话引流,诱导被害人下载涉诈App,导致多人被骗。7月底,上海警方跨省市同步行动,打掉了这个由嫌疑人王某操控、设有多处“引流工作室”的犯罪团伙。今年9月,王某等5人已被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警方提示:网络兼职需警惕,务必仔细甄别招聘信息。切勿轻易交出身份证、银行卡、手机或进行人脸识别等敏感操作,谨防成为电诈“工具人”。对“轻松高薪”“零要求”的兼职保持清醒,严防落入“帮信”陷阱。参与或协助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经国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近日,上海警方连续打掉两个以招募兼职为名,实则为电信网络诈骗集团提供帮助的犯罪团伙,涉案金额超过1400万元。  第一起案件,不法分子以手机应用刷下载

    2025年11月10日 15:45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山西晋中介休市公安网安部门依法查处一起案件,该案中涉案人员利用网络直播平台,以公

    2025年11月10日 15:42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海关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广州海关在进境寄递渠道查获含有毒品氯胺酮(俗称“K粉”)和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

    2025年11月10日 15:39

    “翻墙”?假猎奇,真危险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资讯已成为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普遍方式,但个别网民法律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2025年11月10日 15:31

      中新社福州11月9日电 (记者 龙敏)9日16时,福建省气象台发布“海上大风预警Ⅲ级”称,受今年第26号台风“凤凰”和冷空气共同影响,10日

    2025年11月10日 15:19

      中新社高雄11月10日电 (记者 朱贺)据台气象部门消息,台湾高雄市甲仙区10日13时0分发生里氏5.3级地震。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7.8公里,震中位于高雄市政府北

    2025年11月10日 15:16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贵州省贵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高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5年11月10日 15:13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