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国内新闻

    专家解读:遇到溺水事故如何正确施救?

    2025-08-21 14:44:34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

          应急科普面对面

          专家解读:遇到溺水事故如何正确施救?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21年,全球大约有30万人死于溺水,其中,5—14岁儿童占19%。《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2021》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1—4岁和5—14岁儿童溺水粗死亡率分别为3.69/10万和3.06/10万,分别占该年龄组儿童伤害死亡的34.24%和37.62%。溺水是我国1—14岁儿童伤害致死的头号杀手。

      哪些区域是溺水事故发生的“重灾区”?如何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遇到溺水事故如何正确施救?针对这些问题,人民网采访了中国气象局,蓝天救援队李雪进行解读。

     

          哪些区域是溺水事故发生的“重灾区”?

      夏季是户外溺水事故高发季,尤其未成年人安全风险突出。李雪指出,溺水事故重点时段集中在下午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及暑假期间,此阶段未成年人脱离学校监管,自主活动增多,风险骤升。溺水高发地点中,像池塘水库、河流溪涧、城市公园湖泊、建筑工地积水坑以及游泳池都需重点关注。池塘水库水深莫测且监管松懈,是中小学生溺水多发地;河流溪涧水流湍急、水下情况复杂,成人也可能遇险;公园湖泊边缘湿滑、边坡陡峭,孩子易失足;工地积水坑深度难判,还可能有尖锐物品;游泳池若管理不善、救生员不足或失职,也存在风险。

      李雪提醒,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溺水风险差异,4岁以下儿童活动范围集中在家庭及周边,溺水高发于水缸、浴盆等蓄水容器;5—9岁儿童活动范围扩展至户外,对自然环境好奇度提升,易被水渠、池塘、水库等吸引,但安全判断能力不足,可能因“踩水玩”“捡玩具”等行为失足落水;10岁以上儿童活动半径进一步扩大,自主意识增强,可能高估自身游泳能力,前往池塘、湖泊、江河等大型自然水域游泳,而这类水域的复杂环境远超其应对能力,风险极高。​

          如何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李雪指出,缺乏安全意识是导致溺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人不了解江、河、湖、库等开放性水域的潜在危险,因好奇心驱使贸然靠近,或高估自身体力盲目下水;部分人在水中打闹易呛水窒息,甚至存在开玩笑按压他人入水的危险行为。此外,忽视自身疾病也暗藏隐患,癫痫、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游泳时,可能因冷水刺激诱发旧病,进而导致溺水。同时,缺乏游泳及防溺水技能也不容忽视,一旦意外落水,无自救能力往往会酿成悲剧。李雪建议,学校、单位应鼓励或开设学习游泳常识课和防溺水技能,让学生和家长都能熟练掌握游泳技巧和自救方法。

      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户外溺水事故发生在监管疏松的开放水域,农村地区此类水域尤为突出。李雪提醒,家长对孩子的监管要做到“四知道”,即知道孩子去哪里、做什么、和谁去、何时回来。

          遇到溺水事故如何正确施救?

      夏季户外涉水活动增多,若发现有人落水或游泳时出现异常,该如何科学施救?李雪指出,当发现有人落水或游泳者出现无声挣扎、上下浮沉、长时间未出水换气等情况,需高度警惕溺水发生。此时,首先应大声呼救,向周围人寻求帮助,同时立即拨打救援电话及120急救电话。​

      其次,在施救方式上,因落水者通常距岸边不远,可采用“伸”“抛”两种方式救助。“伸”即迅速寻找竹竿、木板等长物伸向落水者,将其拖拽上岸,拖拽时需注意降低重心,增大身体与地面摩擦力,以防止被拉入水中;“抛”则可将救生圈、篮球、大塑料桶,或用衣物包裹的多个矿泉水瓶等作为漂浮物抛向落水者,也可将绳子、衣裤打结后抛投。若处于江河等有流速的水域,施救者在岸上控制好绳子,落水者便会随水流靠近岸边,此方法更为省力。​

            溺水救援有哪些注意事项?

      “会游泳就能救溺水者”是最易忽视的误区。李雪指出,溺水者因强烈求生欲,会本能拖拽、下压靠近的一切人员、物体,即便游泳技能娴熟,也可能被拖入水中陷入危险。尤其青少年体力有限、应急经验不足,冒然下水施救更易引发二次事故。

      另一个关键误区是溺水者救上岸后的“控水操作”。李雪强调,若溺水者已失去意识、呼吸停止,需立即放弃控水,优先开展心肺复苏——呼吸停止后4—6秒便会出现脑细胞不可逆死亡,此时需快速清除患者口腔异物、开放气道,先通气3—5次,再按“胸外按压30次+通气2次”的循环操作,按压深度需达5—6cm,频率保持100—120次/分钟。李雪提醒,心肺复苏术需经专业训练,建议公众提前学习掌握,避免因操作不当延误救援。

           遭遇离岸流时该如何科学自救?

      夏季海滨游玩,被称为“隐形杀手”的离岸流风险也随之升高。李雪介绍,离岸流是沿海海域中狭窄而强劲的水流,流动方向与海岸垂直且伸向海中,宽度通常约10米左右,长度多在30至50米之间,部分可达数百米,隐蔽性极强。如何识别离岸流?李雪给出关键判断方法:若发现两条白色浪花带之间,存在间断的平静水域,且该区域海水颜色比周围更深,大概率就是离岸流发生区域,需立即远离。​

      李雪强调,若不慎被卷入离岸流,切勿强行横向游动对抗水流。此时应放松身体,随离岸流方向漂浮,保持冷静以节省体力,因为离岸流仅会将人带离海岸,不会把人卷到海底。待被冲至离岸流泄力区,水流趋于平稳后,再横向游出危险区域,随后返回岸边。若遇到他人被困离岸流,李雪提醒,应优先投掷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切勿贸然下水施救,避免自身陷入危险。(温璐)

      策划:人民网社会·法治频道、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科普部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艳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应急科普面对面 专家解读:遇到溺水事故如何正确施救?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21年,全球大约有30万人死于溺水,其中,5—14岁儿童占19%。《

    2025年08月21日 14:44

      中新网8月21日电 据“今日临桂”微信公众号消息,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应急管理局21日发布情况通报称,2025年8月21日5时40分许,临桂区一公司车间发生

    2025年08月21日 14:41

      中新网防城港8月21日电 (姚嘉良)广西防城港海警局8月21日介绍,该局联合东兴市烟草专卖局查获一起涉嫌走私香烟案,现场查扣非法改装大马力摩托艇1艘,查获涉

    2025年08月21日 14:40

    进公司后,上班地点、工作岗位从未变化,退休后才发现自己与所在公司“没有关系” 【破除“障眼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④】工作6

    2025年08月21日 14:39

      中新网8月21日电 8月21日,甘肃卓尼县公安局在官方微信发布警情通报,针对卓尼县公安局辖区江迭公路发生的因违规超车引发的治安警情,经该局办案民警连续多日

    2025年08月21日 14:38

      中新网8月21日电 据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消息,北京市气象台2025年8月21日10时10分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21日下午至夜间,北京市部分地区将出现小时

    2025年08月21日 14:36

      中新网哈尔滨8月21日电 (记者 刘锡菊)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生动弘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8月20日,由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

    2025年08月21日 10:58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