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国内新闻

    日赚万金“馅饼”背后 必然是个巨大的陷阱

    2025-05-15 14:35:54 来源:解放日报 浏览次数:

      “有个叫‘华夏社区’的活动在拉人注册,说注册后每年可以领10000元,每天答题还能赚1000元,是真的吗?”近日,上海辟谣平台后台接到读者留言,希望求证一个名叫“华夏社区”的“国家级重大工程”。经调查,一个冒充国家机关发文、假冒央视采访,意在套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骗局浮出水面。

     

          “高大上”内容均弄虚作假

      “华夏社区”推广文案显示,这是国家发改委推动的“民生项目”,通过联合华为、小米等“华夏企业”,在社区建点,帮助企业拓展市场,也为社区增加就业岗位、增收机会等,属于“企业反哺,全民共享”。加入“华夏社区”的“回报”很丰厚,包括注册后每年能获得10000元“小康助推金”、每天签到答题的额外奖金等。

      不过,“华夏社区”不是具体某个社区,不是公众号或小程序,而是一个网站。记者浏览该网站发现,不用进一步注册,就能判断这是不法分子设下的骗局。

      一方面,该网站没有主体,没有ICP备案号,也没有公安联网备案,属于“三无”非法网站。向网站“线上客服”询问项目的运营主体,被告知“国家项目要签署保密协议,现在项目还没有正式公开”。

      另一方面,该网页罗列的“活动介绍”“新闻宣发”等内容均弄虚作假,且涉嫌冒用国家部委名义伪造“红头文件”、假冒央视采访等违法行为。

      例如,不论是推广“华夏社区”的线上短视频,还是所谓官网上的“活动简介”均称,这一“重大工程”由“国家发改委”推动,“官网”上还有“查看相关红头文件”服务。点开这份抬头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红头文件”,能发现行文不符合公文格式,并存在段落未对齐、字体不统一等“一眼假”漏洞。而且,在国家发改委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没有任何信息或文件提及“华夏社区”。

      再如,“新闻宣发”称,新华社、人民网、澎湃新闻、央视新闻联播等媒体、节目对“华夏社区”进行过采访报道。经核查,以上媒体从未介绍或报道过“华夏社区”。网站所转载“新闻报道”中的“新闻照”只是部分名叫“华夏小区”的普通风景照。

            一天“赚”两万,提现变零

      已经能看出,“华夏社区”不可信。但为了进一步调查其内幕,记者以普通市民身份注册、登录并按网站的要求进行签到、答题等,看看推广者所称的“注册每年领10000元、每天签到答题再赚钱”是怎么回事。

      完成注册后,记者看到,账户里果真出现了10000元“小康助推金”。然后,记者根据网站规则“签到”“答题”:签到1次,获得500元“助推金”。答题环节只有1个行文非常口语化的问题:“华夏社区是几号启动的?”回答正确后,又获得1000元“助推金”。

      当然,只有把账户里的钱拿出来,才算真的“赚到”。记者决定“提现”,发现需要按照提示,输入身份证号进行实名认证,并实名绑定银行卡。实名认证后,记者又获得了10000元“助推金”。短短一天,记者在“华夏社区”的账户里就有了21500元“助推金”。可是,当所有信息输入完毕后,系统内显示的可提现余额不是21500元,而是0元。为什么不能提现?网站没有任何解答。

      调查至此,“华夏社区”骗局被进一步揭开面纱:身份证实名认证、实名绑定银行卡、在网站上设置支付密码等一个个环节,将注册者的隐私信息汇聚起来,为不法分子实施进一步的不法行为做了铺垫。至于所谓高额“助推金”,无非是诱导公众提供信息、进入陷阱的诱饵。

      “华夏社区”骗取注册人的隐私信息之后,还会做什么呢?从网站现有的服务还不能看清细节,但透过部分文字介绍,结合公安机关此前披露的案例,可以推测后续极可能涉及虚假投资、兜售劣质产品、诱骗洗钱、利用“提现保证金”“个人所得税”等名义骗取钱财等老套路。事实上,“华夏社区”的形态与此前公安部打击并曝光的“民族资产解冻”诈骗项目非常类似。

      “天上不会掉馅饼”,日赚万金的“馅饼”背后,必然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公众若遇到声称由权威机构举办的活动,可以通过权威机构的官网及官方联系方式求证,切莫被不法分子所欺骗。

      本报记者 任翀 白璐

      来源:解放日报

    关健词:

    责任编辑:贺国华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有个叫‘华夏社区’的活动在拉人注册,说注册后每年可以领10000元,每天答题还能赚1000元,是真的吗?”近日,上海辟谣平台后台接到读

    2025年05月15日 14:35

      如果有人说带你赚钱,而且稳赚不赔。但要求你把钱装进纸箱子、大壶、铁锅里,放在路边,让陌生人取走或者邮寄给陌生人,你会相信并照做吗?  可千万别相信!

    2025年05月15日 14:35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张钰惠)天下之本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其中家庭保护居于首位

    2025年05月15日 14:32

      中新网广州5月15日电 (记者 许青青)据广州海关15日消息,由广州海关自主研发完成的全国海关首个辐射探测“机器狗”在佛山市高明区珠江货运码头、顺

    2025年05月15日 14:27

    冰雹造成人车损失怎么办? 如投保车损险,直接冰雹损伤可赔付  进入夏季,强对流天气频发,冰雹会导致一些车辆天窗、挡风玻璃出现碎裂等情况。  

    2025年05月15日 14:26

      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三沙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琼航警48/25),5月15日12时至5月20日12时,南海部分海域进行军事训练,禁止驶入。  中国海

    2025年05月15日 14:25

      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中国海警”公众号消息,5月13日,中国海警局直属第二局成功救助8名外籍遇险渔民。  当日17时31分,中国海警局直属第二局接

    2025年05月15日 14:23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