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逃脱”这类新兴的沉浸式体验游戏,近年来在不少年轻人甚至是未成年人中广受欢迎。然而在惊险、刺激、恐怖的游戏过程中,一旦消费者发生意外,该由谁来担责呢?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案件,11岁女孩玩密室逃脱游戏受惊吓受伤,构成九级伤残,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公司赔偿受害人各项费用共计20余万元。
11岁女孩玩“密室逃脱”摔成九级伤残
11岁的女孩小兰在网上与同学一起团购了一张恐怖主题的密室逃脱体验券,准备在假期时和同学一起体验。小兰所团购的体验券上虽然标示只有12周岁以上人群才可以参加,然而小兰在和同学进入这个店里时,商家并没有核验小兰的年龄,让她参加了活动。
小兰和同学体验的恐怖主题密室逃脱项目共有21关,每关都有工作人员扮演的“怪兽”出没。
朝阳区人民法院望京人民法庭法官助理 王贺情:在闯关的过程中,应该是在第二十一关的过程中,这个小女孩描述说有一个穿着恐怖衣服的“怪兽”向他扑了过来,她因为受到惊吓,然后踩空了台阶导致受伤。
事故发生后,小兰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经诊断为胫骨远端骨骺损伤、腓骨骨折,《司法鉴定意见书》显示小兰左胫骨远端骨骺粉碎性骨折构成九级伤残。
法院判决被告承担70%责任 赔偿20余万元
事故发生后,小兰的父母将密室逃脱的经营者诉至法院,索赔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40余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公司作为恐怖主题密室逃脱游戏的经营者,其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及对恐怖主题的接受程度,有选择性地面对消费者开放。
法院认为,商家在设计游戏环节、设置游戏关卡、进行密室装潢时亦应充分保障消费者参与密室逃脱时的人身安全,增加密室逃脱的刺激性和体验感的同时做好注意事项告知和安全提示。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公司在小兰入场前未对小兰的年龄进行核实,亦未举证证明其尽到注意事项告知和安全提示义务,故其应对小兰的身体损害承担相应责任。小兰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未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参与与其年龄、心理接受程度不符的活动,且无成年家属陪同,其行为对自身受伤存在一定过错。
法院经公开开庭审理,综合考虑密室逃脱游戏的特点、双方的过错程度,酌情认定被告公司对本次事故承担70%的责任,小兰承担30%的责任。一审判决被告公司赔偿小兰各项费用共计20余万元。目前,案件判决已经生效并履行完毕。
专家:经营者应对未成年人尽更大注意义务
近年来,“剧本密室”类游戏受到许多年轻群体的欢迎,在游戏过程中受伤的案例,也时有发生。专家表示,作为游戏经营者,除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外,还应对未成年人尽更大注意义务。
2022年6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使用的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设置的场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应当在显著位置予以提示,并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剧本娱乐活动。
专家表示,密室逃脱游戏通常以恐怖惊悚作为主要的卖点来吸引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经营者对于消费者应该进行必要的告知提醒风险的说明,并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作应急处置预案,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应该尽到更大的注意义务。家长也要切实尽到监护责任,积极引导未成年人提高对不良信息的甄别力和自制力,防范未成年人参与带有危险暴力元素的娱乐活动,避免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央视新闻客户端)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艳珍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4:38
2024年03月11日 14:35
2024年03月11日 08:58
2024年03月11日 08:56
2024年03月10日 20:04
2024年03月10日 10:01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