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腾冲市和顺镇依托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走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艾思奇故居一景
“这是您的住宿发票,请收好,欢迎下次再来!”温暖的阳光洒进一栋古老的四合院,主人尹宪章正在给外地游客结账。
尹宪章是土生土长的腾冲市和顺镇人,祖辈靠经商修建了这个四合院民居。10多年前,一家人把老宅改造成“花大门古民居”,吃上了“旅游饭”。
早在2005年10月,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和顺镇就荣获“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和顺镇产业结构也发生历史性转变——从传统农业转变为旅游产业。
冬日暖阳下的和顺镇,群山环绕,粉墙黛瓦的民居依山而建,陷河周边良田沃野,古镇与自然融为一体,古镇文化、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11月16日,记者来到和顺古镇,拱桥上、牌坊下,游客不时驻足拍照留影;民居前、古巷里,三三两两的居民聚在一起唠着家常。
“目前全镇有餐馆150户,商铺420户,民宿、客栈旅馆495户、床位6000余个,旅游业早已成为和顺的支柱产业。”和顺镇党委书记普亚增介绍,5年来,全镇累计接待游客39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67亿元,旅游收入占居民人均纯收入的70%。
初冬时节,天气微寒。距古镇不远处的野鸭湖湖面上,成群结队的鸟儿时而在水面,时而一飞冲天,自由嬉戏。
野鸭湖畔,一条长400余米的家风文化长廊赫然眼前。20多组精心设计创作的石雕,浓缩了和顺家风文化的18个故事,分16个篇目一一呈现。
“和顺家风,源远流长。和顺人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一代一代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顺图书馆第五任馆长寸茂鸿退休后时常来到这里,为游客讲述和顺的乡风文明。
与家风文化长廊遥相呼应的是一条长200米的“政德大道”,展现讲政德、守公德、明大德的治国理念,让游客在游览中受到政德、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艾思奇故居位于和顺古镇深处,是景区的核心景点。近年来,水碓社区以“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为抓手,依托侨乡、红色、历史文化等资源,打造精品红色学习体验线路。
“这两年,我们采取多种方式规范电网、路网及‘五堆十乱’,综合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站在艾思奇故居的道路旁,水碓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刘正胜告诉记者,社区因地制宜,全面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和顺镇围绕“1+1+N”农村末梢治理模式,构建“组组行动、户户参与、人人有责”的农村治理新格局,打造9支品牌志愿服务队,形成“20分钟便民服务圈”,打通了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将用3年时间,围绕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创新组合开发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走好‘旅游+文化’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努力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普亚增说,在创建中,将全力打造以和顺古镇为核心,联动中心城区以及周边乡镇人文历史资源的大和顺文旅综合片区,构筑组团式发展的文旅产业新格局。(记者 杨艳鹏 文/图)
关健词:腾冲市
责任编辑:张杨军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0:24
2024年03月11日 10:00
2024年03月10日 10:24
2024年03月10日 10:18
2024年03月10日 10:16
2024年03月10日 10:15
2024年03月10日 10:1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