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之后再出发
——保山市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综述
鲜茶叶加工 王宝娣 摄
龙陵县黄连河村恩德寨搬迁点群众怀着感恩的心情,把国旗悬挂在家门口。李建国 王龙芹 摄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在保山,从杨善洲故里施甸到滇西雨屏龙陵,从千年茶乡昌宁到极边第一城腾冲,从富饶美丽的潞江坝到澜沧江畔的小山村,一支支乡村振兴工作队接力出发,一个个特色产业带动高质量发展,一项项乡村建设规划先后落地。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安康,保山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步履铿锵。
稳政策、强投入,巩固成果提成色
脱贫之后怎么干?2021年以来,保山市深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
政策持续发力,投入力度不减。围绕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保山市全面排查21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产业、就业需求等后续工作,建立清单,完善后续扶持政策措施,积极争取省级奖补资金2050万元,支持10个安置点发展后续产业、建设扶贫车间。
保山市明确过渡期内小额信贷政策,不断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承贷金融机构共享的风险补偿金账户。2021年,全市设立风险补偿金4692万元,为设立计划2500万元的187.68%,累计向3994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发放小额信贷19672.9万元,向76户边缘户发放小额信贷370.7万元,全年财政贴息3014.99万元。
2021年,保山市调整优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联席会议制度,以产业发展、农村建设、就业帮扶、消费帮扶、区域协作、人才交流方面深度协作为重点,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保山市编制《沪滇协作“十四五”规划(初稿)》,制发《保山市2021年沪滇协作工作方案》,争取年度沪滇协作项目资金98个1.9亿元,现已全部开工。来自上海的社会力量投入帮扶资金1040万元。2021年,沪滇合作双方互派挂职干部26人、专业技术人才55人,组织干部到上海培训15期602人次,邀请上海专家、教授到保山开展培训7期1113人次。全年销售扶贫产品5.53亿元,其中销售到上海1.18亿元;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472人,其中转移到上海就业134人。先后引进7家上海企业落户保山,实际引资8.05亿元。
中央定点帮扶成效明显。目前,5所大学累计赴定点帮扶县调研30次,下派挂职干部12人。先后有314人次深入帮扶县调研,帮助协调引进项目33个,引进各类帮扶资金1655万元,单位直接投入资金1381.3万元,帮助培训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等112期10361人次,帮助销售农产品1127.15万元。
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截至目前,保山市288家民营企业挂钩帮扶463个村(社区),其中413个脱贫村已实现挂钩帮扶全覆盖,实施帮扶项目638个,投入物资6346.8万元,受益脱贫群众22.83万人。另有128家民营企业参与销售扶贫产品,销售金额达43832万元。
2021年,保山市调整轮换工作队员1309名,其中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派驻2名、省级派驻47名、市级派驻341名、县级派驻919名。一年来,各级驻村工作队员累计走访脱贫户152761户次,争取项目440个,争取扶持资金2802.3万元。
抓监测、防返贫,一个都不掉队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防止出现返贫和致贫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让保山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更加科学精准,也让群众反馈和基层干部核实信息更加快捷有效。
抓常态化动态监测。持续抓好农村低收入人群常态化监测预警,按照早发现、早申报、早审核、早帮扶、早消除的工作要求,采取一月一排查、一月一通报、双月一调度的工作措施。2021年,市级各行业各部门和县(市、区)高效联动,有效消除“三类对象”致贫返贫风险291户1082人。
抓实年底动态监测。按照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退尽退的要求,成立巡回指导组,全面开展监测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工作。2021年底,全市“三类对象”总数为16452户55200人,累计消除风险7394户27640人。
落实到户帮扶措施。精准制定一户一策、一户一方案,精准落实产业、就业等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实施防贫保险和防贫基金救助。2021年全市防贫保险参保211.7万人,参保率98%;理赔2593笔,理赔金额2330.80万元。防贫基金共救助375户1354人、救助金额97.87万元。
保山市制发“一平台”管理办法落实措施和“三机制”实施意见,制作云南省救助平台、全国防返贫监测App和全国防返贫监测咨询服务平台群众端推广使用视频教程,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使用率。截至2021年12月上旬,政府救助平台共接到群众申请事项3577件次,已办结2751件,办结率76.9%。
落实产业帮扶措施。以“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为抓手,落实产业帮扶全覆盖。2021年,全市累计整合6.7亿元涉农资金,实施产业帮扶项目300个,实现了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和风险户产业全覆盖;全市2964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9万户36.7万人,覆盖率达100%;全市110家企业、18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48万户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实现“双绑”,“双绑”覆盖率38.66%。
壮大村集体经济。以股份合作机制为抓手,实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采取资产租赁、股份合作、项目联动等10种模式,持续拓展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近年来,保山市累计兑付755个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一次性奖励资金15100万元。目前,全市94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都实现5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53亿元。
强化扶志扶智。以扶志扶智长效机制为抓手,强化资源供给,突出实训实作,做到应培尽培、能培尽培,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人人有技能、人人能就业,推动培训就业全覆盖。2021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20.25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31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6.88万人。
兴产业、美环境,夯实振兴基础
2021年,保山市“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按照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保山现场办公会精神,隆阳区突出咖啡产业,打造中国最好喝的咖啡;施甸县突出水稻良种繁育,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良种繁育基地;腾冲市突出中药材产业,打造中国一流绿色中药材产业示范县;龙陵县突出石斛产业,打造“中国紫皮石斛之乡”;昌宁县突出红茶产业,打造世界级红茶品牌。
做大做强肉牛产业,打造全省重要优质肉牛生产加工基地,加快主导产业培育,实现一业带百业。保山市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从目前的243亿元增加至340亿元,“绿色食品牌”基地化率从6.3%增加到4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从1.37:1增加到3:1。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保山市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村更加宜居、更加美丽。
2021年,全市改造建设农村卫生户厕27.4万座,行政村所在地公厕改建882座,建设镇区公厕177座。除城市所在地外,全市65个乡镇(镇区)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镇区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同时,在6452个自然村建立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配置垃圾房(箱、桶、池)26668座。目前,全市城市建成区以外应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65个,已单独建成46个、已纳入城市共享1个,处理设施覆盖率达72.3%,2972个自然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43.41%。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广袤乡村正迎来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保山市各族人民正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李建国)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杨军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0:24
2024年03月11日 10:00
2024年03月10日 10:24
2024年03月10日 10:18
2024年03月10日 10:16
2024年03月10日 10:15
2024年03月10日 10:1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