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11月20日电 (记者 韩帅南)记者20日从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省生态环境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重点高原湖泊流域单位面积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是全国均值的6.5倍,人均GEP达全国均值的1.5倍。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拥有滇池、洱海、抚仙湖、泸沽湖等九大高原湖泊。云南省重点高原湖泊是该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调蓄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也是全省人口最密集、活动最频繁、经济最集中的区域。
当日,会上发布《高原湖泊流域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DB53/T1404-2025)》(以下简称《规范》)和《云南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第一批)》(以下简称《案例》)。
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异晖表示,作为云南省首个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地方标准,《规范》构建“生态资产+生态产品价值”双评价核算体系,增设多项反映云南高原湖泊特色的核算指标,实现参数本地化与技术创新。
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宇在会上介绍,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从2021年开始对全省重点高原湖泊流域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从核算结果来看,流域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丰富,价值总量高,是中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流域生态产品价值中,调节服务价值最高,约占GEP总量的58%,文化服务功能突出,价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此外,云南省重点高原湖泊流域可直接转化的物质供给和文化服务价值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程度较高。九湖流域GEP与GDP比值(绿金比)为0.78,普遍高于中部和东部较发达省份,流域生态价值增值转化仍有较大潜力。
发布会上,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洪俊辉介绍,此次发布的13个案例包括“元阳密码”“东川篇章”“孟连画卷”“勐海招牌”等。这些案例涵盖“聚绿成金”“借绿生金”等“两山”转化路径,以及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复合产业、生态市场等“两山”转化模式,为云南省乃至全国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云南经验”。
通过发布《案例》与《规范》,此次新闻发布会系统展示云南省在生态环境领域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积极探索与阶段性成果。会上透露,下一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将持续深化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努力推动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云南贡献更大力量。(完)
关健词:
责任编辑:罗佳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11月20日 16:08
2025年11月18日 16:16
2025年11月14日 14:59
2025年11月13日 14:54
2025年11月11日 16:56
2025年11月11日 16:54
2025年11月11日 15:33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