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云南要闻

    云南纵深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城市向新向绿 家园添景添暖

    2025-10-11 09:34:43 来源:云南日报 浏览次数:

      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明波路、明河路与杭瑞高速交会处的昆明市城市园林策展体验中心,为春城添绿增彩。 记者陈飞摄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推动全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水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从“摊大饼”式的空间扩张到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由粗放规模转向品质内涵,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朝着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阔步前行。

      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必须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一体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统筹实施好一系列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发展工程,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近年来,我省把城市更新作为保障民生、促进发展、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围绕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全力探索城市更新的“云南模式”。

      在玉溪市红塔区共美家园小区,整齐划一的停车位、人车分流的健康步道与连片打通的空间格局相得益彰。近年来,这个曾经的老旧小区通过拆除有形的围墙、打通无形的隔阂,实现了从“老旧散”到“美宜居”的美丽蜕变。

      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省级示范项目,共美家园的前身是18个各自封闭的小区。改造过程中,改造资金被精准投入到解决居民最关心的“里子”工程上,地下管网更新、墙面防水处理、堵塞下水道疏通等“看不见的工程”得到优先保障。通过系统改造,3000多米围墙被拆除,342个违建柴棚和32处违章建筑被清理,实现了片区的整体连通。小区绿化率从10%提升至22%,新增停车位1000余个,并配套建设了社区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便捷的“十分钟生活圈”。小区还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模式,引入社区规划师组织居民共商公约,组建家园护卫队每日巡查,采取安装智能门禁、完善监控系统、设立微型消防站等措施,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与传统改造相比,“微改造”模式被广泛采用,通过“小修小补”代替大拆大建,在保持城市原本肌理的基础上促进可持续发展,让老街巷、老厂房、老社区重获生机,留住城市记忆。

      在曲靖市麒麟区寥廓街道天池社区的西门老街,一场始于2022年的城市更新“微改造”项目,用修旧补新的实践,既留住了西门老街青苔老槐、砖木青石的原始风貌,也唤回了年轻人。目前,西门老街已完成37个院落、290户房屋的改造,吸引了368家企业及个体户入驻,带动817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这样的事例,在云南随处可见。全省坚持先体检后更新,各地按国家要求完成每年城市体检任务,并结合体检结果谋划储备项目,目前全省已储备城市更新项目4800余个,城市更新年均完成投资达千亿元。2021年以来,全省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9万个、135.44万户和城市危旧房8900余套(间)、城中村58个。聚焦“一老一小”,全省完成10个省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2021年以来,2785个小区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改造各类老化管线1万余公里,增设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785个、停车位11.4万余个,新增文化休闲健身场地等154万平方米。此外,全省有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和“透明城市”建设,完成城市燃气、供排水管网新建改造约2.17万公里。

      大力推进城市绿化美化

      城市有活力、有颜值、有温度

      推窗即景、出门见绿,微风拂面、草木摇曳,云岭大地随处可见城市公园。

      向着绿美、宜居、特色、韧性的目标,一批批具有标志性的绿美示范项目建成落地,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展现眼前。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云南以增绿提质为主线,把公园、绿地建在百姓身边,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绿色福利。

      我省自2022年启动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以来,全省新增城市绿地面积约5300公顷,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40.37%,城市绿量在不断增加,绿化品质在持续提升,各地实现因绿而美、因特而美、因多样性而美,云南的美丽和魅力得到更好展现。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绿美城市开展以来,全省持续开展拆围透绿、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等活动,建成绿美社区4730个、绿美街区853个,累计新增城市公园(含游园、口袋公园)2200余个,107个城市(县城)的400余个公园实施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市民休闲活动的绿色空间在拓展,可达性在提升,群众可在家门口畅享绿色福利。

      昆明的公园城市、丽江古城区的花园城市、昌宁的田园城市、芒市的花果园林城市……各地结合自身的地域性、文化性、民族性、特色性确定绿美建设主题,选树了40个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绿美城市和400个环境优美、生活恬美的绿美社区,彰显城市特色,打造各美其美。

      景洪市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进城市、进街道、进社区,使用特色乡土树种和地域特色标识植物来展现独特的城市“热带雨林”生境;芒市采用乡土果树作为行道树,打造芒市“花果园林城市”名片,形成了“一街一树(果)一景”的热带城市风光……全省各地在绿地建设过程中优先采用乡土树种绿化,打造植物种类丰富、色彩搭配美观、群落配置合理的绿化景观,留住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包容多元文化,凸显城市地域特色。

      聚焦历史文化传承,全省各地按照“全、真、活、深”工作思路,持续做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截至目前,全省有历史建筑2558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137座(个、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总数并列全国第三;中国传统村落数量达777个,居全国第1位。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一座座人民之城、幸福之城、活力之城,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具象化,全力打造了全省各族人民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美好家园。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结合“旅居云南”建设,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我省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正在加力提速。

      云报全媒体记者 陈晓波

    关健词:

    责任编辑:于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推动全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

    2025年10月11日 09:34

      中新社昆明10月10日电 (罗婕 陈静)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余热犹存,在中国西南边陲,云南各边境州市游客络绎不绝。从中缅边境德宏到中、老、缅相接的西双版纳,

    2025年10月10日 15:19

      中新网10月10日电 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云南省委批准,云南省纪委监委对昆明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周红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年10月10日 11:56

      中新网10月10日电 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云南省委批准,云南省纪委监委对大理州原副州长、公安局原局长杨坤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年10月10日 11:54

      “十四五”时期,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坚定

    2025年10月10日 10:57

      清晨的阳光洒在洱海上,来自重庆的陈琳已在大理古城边的白族小院里煮好了咖啡。3年前,她只是这里的过客,如今,她成了半个“新大理人”。“每年都会来住上三

    2025年10月10日 10:37

      中新网昆明10月9日电 (谢一可 周涛)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9日发布数据,今年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至8日),云南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63.2万人次,日均发送旅

    2025年10月09日 16:38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