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丽江市教育体育局将思政教育与地方特色文化深度融合,以实践为导向,打造出全国首个思政研学品牌“天雨流芳·家国同心”,构建具有丽江特色的行走思政课体系,实现思政教育从“课堂说教”向“实践育人”的跨越式升级。
2025年4月27日,“天雨流芳·家国同心”行走的思政课在丽江古城拉开帷幕。200多名学子立于“天雨流芳”牌坊前齐诵《一滴水经过丽江》,在字里行间触摸家乡文脉。木府深处,情景剧重现民族交融史诗,东巴象形文字在笔尖流转,万卷楼前玉音台学子齐唱《爱国歌》。丽江市同步开发“数字木府”小程序,上线东巴文教学等28个数字资源包,制作研学实践手册并将其纳入全市大中小学课程体系。通过场景化教学重构认知路径、交互式体验深化情感认同、数字化赋能拓展教育边界,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思政教育新生态、“行走·对话·内化”的创新教育链,打造沉浸式教学闭环。
在丽江市实验学校,“红石榴工作站”让民族团结教育绽放新蕾。老师带领“小石榴”讲解员走进烈士陵园缅怀先烈,通过百期原创视频讲述本地民族团结故事。
从华坪女高党性教育的沉浸体验,到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历史追寻;从张桂梅事迹陈列室的静默沉思,到烈士陵园祭扫的庄严宣誓,丽江市一中学子在“榜样的力量”研学中完成精神洗礼。
在丽江师范学院、丽江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师生实地走访丽江古城、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区。通过同讲思政课,学子们感悟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历程中的磅礴伟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同。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构建“1+4+N”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必修课筑牢理论根基,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融媒体宣传多维渗透,让文化自信与国家安全意识在实地感悟中交融共生。
6月23日至30日,丽江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开展“铭记英烈事迹,传承英模精神”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宣讲活动。活动覆盖全市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及职业院校,宣讲团由英烈英模亲属、教育工作者组成,他们深情讲述张桂梅、杨尚志、李烈三、和学武、和志虹等丽江本土英烈英模的感人事迹,为5000余名师生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红色精神洗礼。
当课堂延伸至历史现场、田间地头、产业一线,思政教育从“说理”走向“践行”,“行走的思政课”正成为丽江教育改革和思政建设的闪亮名片。
本报通讯员 侯俊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艳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8月21日 11:26
2025年08月21日 11:25
2025年08月21日 11:05
2025年08月21日 11:00
2025年08月21日 10:58
2025年08月21日 10:44
2025年08月21日 10:43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