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坪县中心镇河东村启动芒果林下红薯种植示范项目,红薯种苗被精心移栽到108亩芒果林下。在技术培训现场,种植能手不仅详细讲解了红薯移栽、管理的理论知识,还来到田间地头向农户介绍芒果林下种植红薯的技术难点,手把手传授移栽间距、深度、覆土等关键技术。“我们种了雪山蜜薯和西瓜红两个品种,有了专家们的技术支持,今年丰收有希望了!”河东村丽品芒果种植园管理员徐成龙信心满满。
据介绍,丽江市农业农村局大力支持芒果林下红薯种植示范项目,提供了10万株红薯种苗和肥料。这种立体种植模式巧妙利用了芒果林下的土地资源和光照条件,不仅能抑制杂草、保水保湿,提升生态效益,还能为果农带来额外收入,实现“一地双收”。中心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人员陈朝静介绍,今年全镇计划推广林下红薯种植3000亩,目前示范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亩,后续将持续跟进指导,让“林上套林下”的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新引擎。
林果产业大县永胜县将间作套种技术运用到支柱产业沃柑种植中,积极向农户推广在沃柑林下套种矮秆、短季作物的技术,弥补了沃柑种植前3年挂果少、收益低的“空窗期”,实现“以短养长”。
永胜县百果园有限责任公司种植沃柑400余亩,在发展沃柑产业的同时,公司在沃柑地里套种小葱、洋葱、大蒜等矮秆作物。“这些作物一年可种多季,每亩地每年仅套种作物的收入就有2万多元,大大降低了沃柑种植成本。”公司负责人李仕彬介绍,间作套种提升了前期效益、降低了成本,有助于田间管理,让种植户的节水、节肥、控湿事半功倍,通过科学布局和调控实现了“一田多收”“一年多收”。
从华坪县的芒果园到永胜县的沃柑林,丽江市各地因地制宜,广泛应用间作套种技术,让有限的土地产生多重效益,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除了华坪的“芒果+红薯”、永胜的“沃柑+小葱、大蒜、洋葱”外,西瓜地里套种辣椒,石榴、沃柑地里套种花生、摸摸香、贡菜等模式也在丽江部分乡镇广泛推广,特别是在林果育苗期间,间作套种技术的应用更为普遍。
通过大力推广林下经济和间作套种技术,丽江市向空间和时间要效益,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更多产值。精耕细作的“立体农业”模式既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单一作物的种植风险,显著提升了种植综合效益,也实实在在地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黄庭芳 刘皋
关健词:
责任编辑:于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8月06日 11:02
2025年08月06日 11:00
2025年08月06日 10:58
2025年08月06日 10:48
2025年08月06日 10:41
2025年08月06日 10:39
2025年08月06日 10:31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