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云南要闻

    云南省持续开展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试点—— 暖心服务有温度 多维帮扶显活力

    2025-08-05 09:34:21 来源:云南日报 浏览次数:

      过去,社会救助多停留在“给钱给物”的传统模式,虽能解决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却难以精准回应其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为破解这一难题,2023年以来,我省持续开展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试点,引导各地民政部门通过整合部门资源、购买救助服务、链接慈善资源等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帮扶,推动社会救助从单一救助到综合救助,从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转变。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73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累计惠及困难群众80余万人次,让社会救助既有力度和精度,又有深度和温度。

      创新制度从生存保障到发展赋能

      在昭通市绥江县,一户特殊困难家庭的变化,成为“物质+服务”救助模式的生动案例。这个家庭因父亲车祸去世、母亲失联陷入困境,26岁的大女儿独自承担起照顾3个未成年弟妹的重担,二女儿患有抑郁症,两个弟弟叛逆厌学。

      了解情况后,绥江县民政局委托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工协会,启动“物质保障+精准服务”帮扶。3名未成年人被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每人每月1350元生活补助缓解了经济压力;社工为抑郁的二女儿提供心理疏导,帮大女儿找到就近灵活就业岗位,兼顾家庭与收入;大学生志愿者定期辅导3个孩子学业。半年后,二女儿成绩跃居班级第一,还成了助教志愿者,弟弟们学习明显进步;“爱心妈妈”陪伴、除夕共吃年夜饭等暖心举措,更给了孩子们情感慰藉。

      这样的救助模式,正依托不断完善的制度体系在全省推广。我省在将困难群众分层分类纳入低保、特困供养、低保边缘家庭等救助范围并通过“一卡通”平台按月足额发放救助金的基础上,持续完善政策机制,推动服务类救助从“补充”变为“常态”,帮助困难群众重拾生活信心、提升发展能力。

      2023年,省民政厅联合省财政厅出台《云南省深化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方案》,将服务类救助纳入社会救助体系,明确了服务类救助重点服务对象为特困供养人员、城乡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细化了照料护理、康复训练、送医陪护、社会融入、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服务类型,让“服务什么、为谁服务”有了清晰指引。

      2024年,我省《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出台,在试点基础上探索建立服务类救助需求评估体系、服务清单、救助网络,并要求建立服务阵地、提供资金保障等,让服务供给更精准、更规范。

      今年,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补助各地深化试点,并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的通知》,对服务对象、购买流程、监督管理、绩效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附带可参考使用的服务清单、合同模板和绩效评价模板,为拓展服务类救助内容提供遵循。

      随着政策体系的持续完善,试点范围稳步扩大:从2023年首批21个县(市、区)先行先试,到2024年扩展至50个县(市、区),今年试点范围已延伸至全省16个州(市)的73个县(市、区),“物质+服务”正温暖更多困难群众。

      多元参与从单一救助到综合帮扶

      “真是没想到,这么多人一起来帮我。”日前,昆明市拓东街道尚义社区的杨大爹向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连连道谢。他因患病失去劳动能力,既无收入来源,也无固定住所,生活陷入困顿。

      拓东街道了解情况后,依托联合救助机制,向民政部门申请将其暂时安置到救助站,发放急难救助金并纳入低保,同时协调社工提供药品代买、送餐助餐、照料护理、送医上门等服务;向住建部门为他申请廉租房;辖区爱心企业还送来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合力帮他解决生活难题。

      盘龙区整合民政、教育、卫健等13个部门力量,出台《推进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实施方案》,构建起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救助网络。横向串联16个政府部门、23家公益组织和17家爱心企业,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补充”的多元供给格局;纵向打通区、12个街道、105个村(居)委会三级网络,确保救助服务落地。

      如今,这样的“横向+纵向”的救助服务体系正逐步在全省推广。各试点县(市、区)横向由民政部门牵头,联合公安、教育、卫健、住建等相关部门,并引入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救助难题;纵向方面,依托县(市、区)、乡镇、村民政干部服务队和乡镇社工站、社区服务站、爱心人士、志愿者,落实需求申请、核实、实施、评估、反馈的服务链条,确保困难群众救助需求都能得到及时响应和妥善解决。

      科技赋能让协同帮扶更高效。民政部门依托云南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线上通过多部门数据比对,对监测对象7个方面100余项数据进行分析预警,线下由基层人员走访核实,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各地还积极创新推出一批精准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如文山市推出智慧民政救助服务平台,打造“益起助你”App小程序,构建“申请、点单、派单、服务、回访”五位一体的信息化链条:困难群众“掌上点单”,服务主体“在线派单”,社会组织“接单服务”,助餐、助浴、助学等“十助”服务实现“指尖办理”。

      孵化社会组织,培育救助品牌。省民政厅以打造“云尚有爱·助你同行”社会救助服务品牌为牵引,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组织,加强与慈善机构、爱心企业合作,完善政策、对象、信息衔接机制,孵化出一批群众认可的救助品牌。如昭通市民政局依托本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壮大培育基层社会救助助(协)理员队伍,并积极链接志愿服务组织、慈善组织等资源开展服务类救助,打造“云尚有爱·幸福有昭”服务品牌,培育出“昭”之即来、“巧”能成事、“绥”叫随到等系列子品牌,进一步扩大了社会救助“物质+服务”的影响力。

      从“单一救助”到“综合帮扶”,从“线下跑腿”到“线上点单”,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云南社会救助的创新实践,正让每一份帮扶都更精准、更贴心、更可持续。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继续深化“物质+服务”改革,继续扩大试点范围,丰富服务内容,同时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服务的救助格局,为更多困难群众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本报记者 郎晶晶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从光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过去,社会救助多停留在“给钱给物”的传统模式,虽能解决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却难以精准回应其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为破解这一难题,2023年以来,我省持续

    2025年08月05日 09:34

      “在蒙自申报出口的柑橘,上午发货,下午就能抵达越南。”8月初,正忙着核对订单和货物的红河优达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子奇高兴地说,“得益于海关‘批次检验

    2025年08月05日 09:32

      近年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大力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司法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训练实战化建设、队伍正规化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广大司法警察忠诚践

    2025年08月05日 09:31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云南广袤森林释放绿色动能。今年上半年,全省完成森林抚育136.90万亩,森林食品,板栗、金雀花、核桃等这些来自林间的“米袋子

    2025年08月05日 09:30

      云南网讯(记者 朱海)8月4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的《云南省“引客入滇”入境旅游激励实施方案》开始施行。  此次入境旅游激励包括入境游客人次

    2025年08月05日 09:30

      入伏以来,威信气温持续攀升,暑意渐浓。每当夜幕降临,落日余晖收尽最后一抹霞光,暑气渐散,这座小城的烟火气才真正苏醒。近年来,威信县积极推动“夜经济

    2025年08月04日 15:04

      日前,中共云南省委决定:  王云霏同志任中共德宏州委委员、常委、书记;姜山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德宏州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云南网记者王丹

    2025年08月04日 14:58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