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云南要闻

    大理高原特色农业走出“小特新”之路

    2025-06-26 14:46:44 来源:云南日报 浏览次数: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富民产业和千亿级支柱产业来培育壮大。针对生态稻米、高端水果、有机蔬菜等几大特色产业板块,推出了一批高价值、高科技、高品质的“小、特、新”农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大理绿色生态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融合发展提升稻米附加值

      洱海源头的凤羽坝子,肥沃的黑土地,加上优质的灌溉水源,种植出的水稻受到市场欢迎,凤羽白米卖出了每公斤31.6元的好价钱。

      随着口感好、米香浓的凤羽白米不断出圈,洱源秀源农业开发公司种植的1600亩稻田,产值突破1000万元。

      2024年,公司负责人陈代章的团队将稻田精心分割为“云上农场”,创新推出“认养一亩田”模式,城市家庭可通过线上平台认养一亩稻田,参与插秧、施肥、收割等农事活动,深度体验“农夫生活”。这种“沉浸式农业”让凤羽白米成功从单纯的农产品转型升级为体验品,极大提升了附加值。

      依托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参与的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洱海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面源污染防控协同的创新模式构建与示范”,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云贵高原坡耕地和中低产田产能提升综合技术模式与应用”技术成果支持,洱海流域科技小院集群联合多部门,持续推进洱海流域绿色生态种植模式构建,探索环境减排与农民增收协同新路径,2025年将重点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技术约14万亩。

      高标准建设有机果蔬种植带

      在洱源县茈碧湖镇永联村的云南大理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万平方米的智能连栋温室内,一排排番茄植株粗壮结实,枝叶间缀满小番茄,工人们操作着各类作业车在轨道上穿行,进行盘头、疏花、打叶、采收等各项工作。每天约有10吨小番茄从这里产出,运往全国各地一线城市商超,全年产量预计达到3000吨。

      “公司在洱源规划建设100万平方米的种植区,目前茈碧湖片区已建设完成20万平方米,投入使用10万平方米。”大理宏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昕介绍,2022年,北京宏福集团与大理州政府、洱源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力将产业园打造成云南“芯片级”高原特色农业的标杆。经过两年多发展,14万株“宏福柿”番茄在2024年11月采摘上市。

      大理州统筹谋划建设高标准有机果蔬种植带,力争通过3年努力,建成中国最大的绿色生态食品基地。剑川、鹤庆、洱源等县(市)充分利用高海拔冷凉、低热河谷区及冬季温暖特殊小气候优势,以具有错季优势和优质特色的蔬菜为重点,发展露地有机蔬菜;洱源、鹤庆等有水资源优势的县,发展海菜花、茭白、莲藕等水生有机蔬菜;祥云、弥渡、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剑川等县坝区重点发展设施有机蔬菜;永平、洱源、弥渡等县山地及林下区域重点发展树头菜、山葡菜等有机蔬菜。2024年,全州蔬菜播种面积93.18万亩,产量189.4万吨,产值100亿元。

      早熟水果抢抓市场空档期

      在宾川县大营镇的冬梅水果园,160亩西梅早早挂上了果。“宾川西梅7月中旬成熟,比新疆早成熟20来天,可抢抓市场空档期上市。”宾川县宾杰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郑杰介绍,“我们种出来的西梅皮薄肉厚、口感脆嫩、果肉细腻,有浓郁的蜜香,去年刚上市就赢得各地客商的好评。我们还带动周边果农种植西梅,今年大营镇周边西梅种植总面积约为1000亩。未来几年,大营镇有望实现西梅连片发展。”

      2023年,宾杰公司接管了当地果农从新疆引进的“法兰西”西梅种植园,经过精心管护,其中100多亩西梅于次年挂果,亩产量约2000公斤,一级果卖出了每公斤120元的好价钱。

      大理州是金沙江干热河谷世界级优质果品产区中水果种植条件最好的地区,同时又是全国南方梨和全国梅果种类最多、品质最好的地区。2024年,全州水果种植面积101.52万亩,产量166.67万吨,产值125.0亿元。宾川葡萄、祥云红梨、云龙麦地湾梨、巍山红雪梨等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绿色优质名品享誉国内外,部分产品出口至欧盟及日本等发达地区,抢占国际高端市场。

      药菜同体刷新餐桌纪录

      在巍山县永建镇永平村委会,板蓝根青菜迎风舒展枝叶。“这片200亩的田地是我们今年首次尝试夏季种植板蓝根青菜的试验田,目前已经收了3茬,种植成效还不错。”巍山县乐宁农场总经理字清贤远看着田野说。

      “我们的青菜上午采摘后,经冷库预冷、真空包装,48小时内即可通过冷链配送至上海等地,供不应求。”乐宁农场技术负责人罗枝高介绍,“菘油1号”板蓝根青菜是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团队历时17年研发的成果。通过板蓝根与油菜的远缘杂交技术,团队成功将板蓝根的抗病毒性、抗炎等活性成分融入蔬菜,让其既保留了油菜的甜脆口感,又兼具药食同源的保健功能。据检测,其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3倍,钙含量远超牛奶,并富含16种氨基酸和8种微量元素。这一创新成果于2021年获国家专利认证。今年春季,在“盒马鲜生”等平台首次大规模销售后迅速成为市场“爆款”。

      据介绍,农场一棵板蓝根青菜通常能采收7至8茬,通过精细化管理可采收10至16茬,产量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2024年10月,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乐宁农场在巍山县永建、大仓、庙街、青华4个乡镇种植第一批板蓝根青菜786亩,今年1月迎来首次丰收,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销售收入突破1500万元。平均亩产2.5吨至3吨,亩产值突破2万元,成为当地一项特色农业产业。

      近年来,大理州聚焦“三农”发展需求,通过科技特派团开展实地服务等方式,科技赋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精心打造了大理独头大蒜、弥渡蔬菜、七彩泰兴蔬菜等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绿色优质名品,大理蔬菜产业正在从数量发展型到质量效益型转变。

      本报记者 秦蒙琳 李丽 段苏航 刘宇丹

      记者手记

      大理州立足农业特色优势,举全州之力全力培育、持续发力高原特色农业的“小、特、新”农产品。破局之道,在于一体统筹规划、一起培育招引、一线落实推动,驱动产业强筋骨。

      谋篇布局蓄动能,让有限的土地资源释放最大潜能。筑巢引凤,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扎根洱海畔,成为产业升级的火车头;延伸产业链,将中小农户纳入标准化生产体系,在企业带动下与市场对接,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市场竞争力得到大幅提高;科技点睛,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绿色优质名品如雨后春笋,农业产业从数量发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艳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富民产业和千亿级支柱产业来培育壮大。针对生态稻米、高端水果、有机蔬菜等几大特色产业板块,

    2025年06月26日 14:46

      中新网6月26日电 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云南省大理州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原党组书记、主任杨志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

    2025年06月26日 14:46

      中新网昆明6月25日电 (记者 韩帅南)25日,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公布云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中本科批次历史类465分,物理类430分。  云

    2025年06月25日 16:22

      该剧由昆明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打造、云南警官学院师生参演,深刻剖析了毒品之害,展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年群体参与禁毒斗争的坚定决心。舞台上,云南警官学院

    2025年06月25日 11:19

      自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坚持高位推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党政主导+群团协同+社会参与”模式,争取更广泛部门支持,共同作为联合

    2025年06月25日 11:09

      本报讯(记者 朱丹) 日前,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印发《灾害风险信息报送工作动态》,通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

    2025年06月25日 11:09

    6月24日,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落下帷幕。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南博会延续“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主题,突出国际化、市

    2025年06月25日 10:43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