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云南要闻

    科技小院助力洱海流域农业向绿而兴—— 扎根田野间 学子竞耕耘

    2024-06-28 10:36:56 来源:云南日报 浏览次数:

      科技小院研究员在试验田间指导种植。

      苍山下,洱海畔,古生村的变化日新月异。2022年,一批年轻人、知识人来到古生村。“村子好像活起来了,每天都很热闹。”在古生村中央大榕树下乘凉的村民们最先感受到变化。

      那一年,古生村科技小院建立,一群“自找苦吃”的年轻学子由天南海北相聚于古生村。随后,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在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共同成立了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

      以保护洱海并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转型为目标,通过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小院模式”创建了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相协同的样板。

      转变 从学生变院民

      如果没有来到古生村,康锁倩不会清晰地感知到“知识下田”的重要性。

      卷着裤腿、穿着插秧胶鞋、草帽下晒得通红的脸,康锁倩刚在自己的试验田里取完样,准备回到科技小院做数据分析。“这片田就是我的论文。”膜要怎么垫、秧苗要间隔多远插、肥要什么时候施……为了在实践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位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生终日泡在田里。

      不时有路过的村民大声问:“老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康锁倩耐心解答。“刚来的时候,很多村民会觉得他们都种了一辈子地了,哪里轮得到我们年轻人去教。”康锁倩回忆,随着实验的深入,村民们发现这群年轻人种出来的稻谷确实产量高、质量好,他们开始主动求教,认下了这群“小老师”。

      对于如何让农户听懂专业知识,康锁倩颇有心得:“你不能说专业术语,而是要打比方。比如用水问题,我说透氧性,农户们不好理解,但我说泡了根的苗就像伤到了根基的小孩,长不大长不好。农户们马上就明白了。”

      2022年至今,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吹号,来自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等30多所高校的教授及博士生、硕士生100多人长期“扎”在古生村。“我们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更要把论文写进农民脑子里、观念里。”康锁倩认为,农学生肩负着把先进理论和实践劳作结合起来的使命,做科研重要,推广科学理念和做法更加重要。

      在洱海边,他们将知识转化为实践,也将自己与土地连接得更加紧密。

      探索 从50亩到55000亩

      “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洱海流域,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模式尤为关键。”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院驻站老师徐玖亮看来,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发展高值农业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要让农户既成为保护生态的践行者,又成为绿色种植的获益者,就需要政策落地和科技助农同时发力。

      2018年,大理在洱海实施“三禁四推”政策,禁止销售使用含氮磷化肥、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种植以大蒜为主的大水大肥农作物,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和畜禽标准化及渔业生态健康养殖。

      “我们关注农业产业链中的品种选用、种植技术、品牌宣传等方面,从面源污染的解析、农业绿色高值、乡村振兴等方面深度介入。”徐玖亮介绍,第一年,科技小院种植了50亩试验田,从水、肥、药等方面探索最适宜古生村自然环境的种植方式。第二年,试验成功的水稻绿色生态模式推广至2000亩,水稻亩产达808.8公斤,比常规种植增产31.7%,同时肥料成本和污染负荷都显著降低,磷排放减少了50%。今年,水稻绿色生态模式将在洱海流域全面推开,5.5万亩的田地向绿而兴。

      当下,科技小院已建立洱海流域水稻绿色有机、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控水高效利用三大模式。未来,将继续探索统筹生态环境友好与绿色高值农业发展,做好生态与致富的文章。

      成效 从单个至集群

      今年3月,洱海水稻科技小院成立,针对洱海流域水稻产量低且养分过量投入、排放大、农民增收难等问题开展绿色生态种植模式的研究,通过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全面助力洱海流域水稻产业绿色发展。

      “我们将更加有针对性地对洱海流域水稻关键生产问题进行诊断、创新多项水稻生产关键技术、集成水稻绿色生态模式,最终实现全域的水稻绿色生态模式。”洱海水稻科技小院院长、云南大学博士生谭玉娇表示。

      在“洱海科技大会战”的背景下,由古生村科技小院延伸出的“小院集群”成为洱海边多学科联合攻关、农业技术转化推广的综合性创新平台。随着面源污染精控科技小院、高原遥感科技小院、洱海保护与有机循环科技小院、云天化绿色智能肥科技小院等14座科技小院相继成立,“小院集群”的发展不仅能实现同一流域、同一地区内涉农相关学科的交叉互融,深化产学结合,更能带动区域产业链“线”的优化升级,带动县域经济“面”的全面进步。

      苍洱之畔,绿意正浓。越来越多的科研力量正扎根田间乡野,汇聚新时代科技兴农力量。

      本报记者 殷洁

    关健词:

    责任编辑:贺国华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科技小院研究员在试验田间指导种植。  苍山下,洱海畔,古生村的变化日新月异。2022年,一批年轻人、知识人来到古生村。“村子好像活起来了,每天都很

    2024年06月28日 10:36

      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6月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云南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7月1日起正

    2024年06月28日 10:34

      6月25日,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省就业局承办的人社干部直播带岗暨“百家名企招聘”活动在昆明举行。

    2024年06月28日 10:33

      近日,第十九届云南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公益活动启动,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动员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共同为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助力。

    2024年06月28日 10:32

      6月27日,第25届中国(昆明)国际汽车博览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启幕,将持续至7月1日。

    2024年06月28日 10:26

      6月27日,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召开新闻通报会,介绍公安部推出的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在云南推进情况。新措施将于7月1日起实施。

    2024年06月28日 09:48

      6月2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在昆明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等出席投资云南低空产业发展大会暨2024世界无人机大会云南分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举行工作会谈。

    2024年06月28日 09:47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