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教育战线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吸引力不断提高,汇聚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强大力量。
云南工商学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丰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开方式”,多角度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多维度巩固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质量,多要素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把紧思政建设“方向舵”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饱含对思政课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5月13日,云南工商学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时间部署、第一议题传达、第一标准推动。
“把紧思政课建设‘方向舵’,学校一直在行动。”该校党委书记李国琼说,近年来,学校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多次研究部署思政课建设工作,积极构建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书记、校长定期召开专题思政课工作会议,明确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省内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的学院,结合“应用型、地方性、数字化”的办学定位,形成应用型人才职业道德教育和数字化网络思政两大特色研究方向,实现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交融贯通,努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同时,出台系列文件、制订实施办法,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政策体系,对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全方位规划、制度化安排。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完善思政课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体系。
构建特色思政新格局
近日,2024年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总决赛落幕,云南工商学院6位参赛教师斩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全省高校中拔得头筹。
“平常课堂干得出彩,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该校副校长马晓红说,通过比赛,教师们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学院现有思政课教师82人,师生比达到1∶302。”马晓红介绍,近年来,该校不断构建思政课教师三级培养培训体系,落实三级既分工负责又相互衔接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通过全员培训、骨干研修等多种途径,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
该校促进思政课程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建设“以老带新”和学术委员会等平台,教师发表论文140余篇,获批厅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5项。《云南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机制建设研究》《加强新时代云南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一体化建设调查研究》2项课题获批云南省委宣传部“双百双进”活动调研项目立项等,《“四史”教育背景下民办高校的思政课创新与实践研究》等60余项获批校级科研项目,《云南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与实现路径研究》等20余项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同时,该校助力嵩明县意识形态建设、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等,建成嵩明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培训基地、嵩明县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嵩明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心以及延安精神研习基地。
创新课程思政主渠道
在思政教育上,课堂是主渠道,课程是“主战场”,教师是主力军。为突破思政、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瓶颈,该校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手段,大力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
漫步抚仙湖畔,考察I类水高原湖泊人文面貌,深刻认识生态文明教育在思政课堂中的重要意义;走进聂耳纪念馆,追寻聂耳足迹、感悟国歌精神,于国旗下奏响了“大思政课”的交响乐……不久前,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赴澄江市、红塔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实地参观,将“行走的思政课”设在“碧玉清溪象往之地”上。两天的研学之旅,该校通过“主题教育+实践教学”的方式,推动了“大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教学既是思政育人的重要抓手,也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勾英说,打造沉浸式课堂,让教学活起来是学校推动实践教学的措施之一。近年来,该校积极坚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课、制度自信教育课、规矩纪律教育课等“六堂思政课”,使爱国主义精神在每位同学心中落地生根。把“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云南工商学院分课堂”打造成为立足本校、影响地方的思政“第一金课”。开展了重走长征路、参观大理宾川红军小学等8次“行走的思政课”,推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拓展红色教育基地。
同时,多形式深化教学改革,依托“理论教学+实践体验”,推进思政课理实一体;运用“课堂讲授+实践教学”,提升思政课“三性一力”;立足“专题调研+价值引导”,促进思政课知行合一。成立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和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走出支部、走入校园、走向社会,扎实开展理论宣讲100余场。
李国琼说,面对未来,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秉承“自强、卓越、报国”的校训,恪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高质量推进思政教育,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不断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本报记者 陈鑫龙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艳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6月03日 10:34
2024年06月03日 10:29
2024年06月03日 10:28
2024年06月03日 10:27
2024年06月03日 10:26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