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9月23日电 题:脱贫的歌声——云南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共入新时代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
每次弹唱《阿佤人民唱新歌》时,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的佤族汉子岩平都会激动不已。他对穷困有着特殊的记忆:儿时父亲去世、母亲出走,他住在茅草屋,常饿肚子。长大成家后,妻子患了重病,花光了积蓄。
“有了共产党,我才能和贫困说再见。”2018年,在驻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岩平通过发展特色种植撑起了这个家。这是直过民族困难群众脱贫发展的缩影。目前,云南已有9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怒族和傈僳族也将于今年底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歌声里有时代的烙印。精准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阿佤人民唱新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快乐拉祜》等经典老歌又被赋予新内涵,新创作的《棒球之歌》《我有一个梦》《感恩共产党》等更是唱出了云岭大地的时代之音。
启蒙之歌
“山寨的夜晚呦静悄悄,凤尾竹随风轻轻地摇,书声琅琅传山寨,姑娘小伙读夜校……”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曼囡村曼班三队,县文工团成员扎儿在夜校教拉祜族村民唱歌。
包括拉祜族在内,云南有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布朗族、景颇族、佤族等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
曼班三队是一个只有17户人家的拉祜族深度贫困村寨。几年前,这个村寨还十分封闭落后,村里几乎没人读过书,很多人靠救济粮生活。
娜四是曼班三队唯一的女猎人。她的父亲年纪大了,妹妹因发高烧落下残疾,她要养活一家人。但刀耕火种一年的收成只够吃几个月,大半年要靠救济粮,她只能进山打猎。
2015年,村里来了由4名扶贫干部组成的驻村工作队。白天,工作队员在地里教村民如何种水稻、摘茶叶;晚上,工作队员办扫盲夜校教村民学认字,帮村民转变观念。
几年下来,这个过去“说不听、带不动、拉不走”的特困村寨有了大变化:以前两三年才能出栏的猪,如今只需6到8个月,村民还学会了给猪打防疫针;一年一季的水稻也变成了一年两季……
原本连育秧苗、撒化肥都不会的娜四,在扶贫干部指导下,全家经过几年发展种下了18亩茶树、4亩水稻。
在悠扬的歌声中,娜四还和村民一起到夜校里学识字。曼班三队驻村扶贫工作组组长罗志华说,娜四虽不打猎了,但还是村里数得上的能人。“她脑子活、不怕生,学文化学得最快,村里种的茶树就数她管理得最好!”罗志华说。
曼班三队是直过民族村寨脱贫发展的缩影。云南坚持志智双扶“断穷根”,在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群众中,不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人由2016年的13.02万人减少到3.73万人,大学生由1513人增加到2018年的4840人,许多贫困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大学生;开展就业培训18.43万人次,转移就业12.41万人。
在直过民族聚居区,现代产业取代了刀耕火种,电商走进了基诺山寨,德昂山寨年轻人学会了用手机学习农业生产技术。
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像岩平一样的佤族群众再唱新歌:仅凭种植皇竹草这一项,去年岩平家收入3万元,实现稳定脱贫。
今年4月,云南正式宣告拉祜族等9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回荡在大山里的欢歌,成为各族群众昂首迈入新时代的凯歌。
发展之歌
“甜蜜甜蜜,甜蜜的棒球,想不到有甜蜜的日子……”
怒江大峡谷的群众,很少人知道棒球这项运动。但这两年,制作棒球变成很多贫困群众的日常工作,还成为他们增收的重要渠道。
原来,近年来对口帮扶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广东省珠海市引进企业,在怒江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建了17个棒球扶贫车间,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福贡县石月亮乡依陆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民友向福为表达心中的喜悦,用民歌曲调创作了《棒球之歌》。
怒族是云南两个尚未宣布整族脱贫的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福贡县是全省9个未脱贫摘帽县之一。2019年初,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的怒族群众花六妹和其他村民一同搬迁到山下的安置点后,也走上棒球扶贫车间的缝制岗位。因工作出色,她被提拔为车间管理人员,每月工资2000元。
歌声传出大山,唱出了时代的发展——为攻克贫困堡垒,云南省坚持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扶贫工作优先对接、扶贫措施优先落实,制定了行动计划,统筹20个行业部门项目资金,集中投入343.9亿元,以改变“直过区”生产生活条件。
道路的飞越——脱贫攻坚以来,云南加大了对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交通建设力度。交通运输部也加强对直过民族聚居区30户以上的部分自然村实施通村公路硬化工作的支持力度。几年来,直过民族聚居区共建设村组道路8000多公里。
住房的跨越——精准扶贫开展以来,云南在“直过区”坚持“以业定迁、以岗定搬”,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对2.7万余户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坚持“一户一方案”,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8万余户,让竹片房、茅草房成为历史。
产业的崛起——云南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性举措来抓,在直过民族聚居区发展扶贫龙头企业160多个,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670个,培育特色农户1700多户,发展经果林、林下种植面积近百万亩;民族特色手工业覆盖1.1万多户。
从怒江之畔的《棒球之歌》到基诺山上的《我的家乡基诺山》,一曲曲情意绵长的山歌,是直过民族聚居区跨越发展的时代见证。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扶贫办主任黄云波介绍,目前全省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已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70.7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039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26.69%下降到2.41%。
感恩之歌
“党的好政策,让独龙族过上了幸福生活,独龙江人民永远感谢党,永远跟党走……”站在波涛滚滚的独龙江畔,独龙族妇女李文仕激动地用独龙语唱起自编的“感恩歌”,幸福和感恩写满灿烂的笑脸,融进悠扬的歌声。
独龙族主要聚居在滇藏交界处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这里山高谷深,自然条件恶劣,曾经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是云南乃至全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程以及独龙江乡“率先脱贫全面小康”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全乡千余户群众住进了新房,草果、重楼、独龙牛、独龙鸡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孩子们享受从学前班到高中的14年免费教育。
2019年4月,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率先实现整族脱贫。那年夏天,是独龙族女孩丰玉梅最难忘的一个暑假,她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乘坐飞机……“这是电视里才有的画面,我要拍下来给亲人和同学一起看。”站在三峡大坝前,丰玉梅举着手机拍个不停。
在三峡集团的组织下,已有近百名怒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贫困家庭中小学生通过“三峡娃娃行”活动走出大山、开阔眼界。
一个民族一个行动计划,一个民族一个集团帮扶。云南省扶贫办行业扶贫处二级调研员王积胜说,2015年以来,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云南中烟工业公司、云南省烟草专卖局、招商局集团在云南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以及深度贫困地区投入82.9亿元,帮助21个贫困县摘帽、990个贫困村出列、106.93万贫困人口脱贫。
“山山岭岭哎,歌声起红旗飘……”这首歌也唱响在通过乡村旅游走上致富路的云南腾冲市司莫拉佤族村。在这个“幸福的地方”,村民的生活有奔头、日子有盼头、心中有希望,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通过各方合力攻坚,到今年6月底,怒族和傈僳族已达到脱贫标准,这再一次折射“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之誓。
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心筑梦的信念越来越坚定。拉祜族小伙子李扎思家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这里老老少少都爱唱爱跳,在唱歌跳舞中表达脱贫发展的喜悦之情。
李扎思也是自小就会唱会弹,已创作了多首歌曲。“其中,我最满意的是《我有一个梦》。”李扎思抱起吉他弹唱起来:我有一个梦,是中国的梦,是幸福的梦……
记者王长山、吉哲鹏、杨静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杨军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1:17
2024年03月11日 11:15
2024年03月11日 08:59
2024年03月10日 21:29
2024年03月10日 21:27
2024年03月10日 20:13
2024年03月10日 20:13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