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云南要闻

    “老县长”高德荣:扎根西南边疆的一面旗帜

    2019-10-18 18:16:39 来源: 新华网 浏览次数:

       原标题:“老县长”高德荣:扎根西南边疆的一面旗帜

      电视里正播着时政新闻,65岁的老人高德荣坐在家里的小板凳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火塘的光忽明忽暗,映着他黝黑的脸庞。这位退而不休的老人扎根西南边陲,在深山峡谷中带领群众奋斗数十载。如今,梦想实现,独龙族“一跃千年”告别了贫困。

      他不仅是独龙族的带头人,也是全国的一面旗帜。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县长”。前不久,这位“依然在路上”的独龙族老人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作为党员,我只是做些应该做的”

      独龙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地处深山峡谷中的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这里自然条件恶劣,仅有一条公路通往外界,一直是云南乃至全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独龙江仍没有一寸公路,独龙族群众过着“过江靠溜索,出门走天路”的艰辛生活。每年12月到次年5月初的大雪封山期间,独龙江就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

      读小学时,每天早晚要走3个小时山路的情景深深印刻在高德荣的脑海里。“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高德荣时常挂在嘴边,也落实在行动上。

      通向外界的路需要翻越高黎贡山。为了这条“天路”,时任贡山县县长的高德荣上省城,进北京,使出浑身解数筹措修路资金。

      高德荣经历过数次泥石流险情,经历过雪崩被埋,颠废了三辆越野车,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你不干,路就在天上;你干了,路就在脚下。”

      1999年,全长96.2公里的独龙江公路全线贯通,独龙江人背马驮的历史宣告结束;2003年,时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高德荣又在两会上大声疾呼“修缮独龙江公路”。次年,道路修缮后从县城到独龙江乡所需的时间由10小时减少到4小时;2014年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贯通,独龙族终于告别半年大雪封山被束缚的历史。

      “退了休也不安生,天天往外跑。有的时候回来晚,就在沙发上躺几个小时。”高德荣的老伴马秀英心疼地说。

      长期奔走在河谷边,高山上,难免落下了一些老毛病。看完新闻,高德荣接过老伴递过来的药,一把塞进嘴里服下。“作为党员,又不分退不退,我只是做些应该做的事。”高德荣说。

      “全面小康,独龙族没有掉队”

      2018年底,云南贡山传来喜讯:在党和国家关怀扶持、社会各界倾力相助下,独龙族宣告整族脱贫,告别延续千年的贫困。而这一切,为改善独龙族生产生活条件而长期奔波的“老县长”高德荣功不可没。

      高德荣儿时的梦想和所有被高黎贡山挡在峡谷深处的独龙族孩子一样:吃得饱、有衣穿,走出大山。

      经过几番寒窗苦读,终于走出大山,当上干部的高德荣始终放不下贫困的独龙江乡。他不顾家人劝阻,放弃了在州府工作的机会,两次执意要求调回独龙江。

      “党培养我,读了书、明了理,独龙江需要我,我就要回来。”高德荣说得干脆,做得漂亮。

      刀耕火种、烧柴取暖,曾是独龙族世代沿袭的生产生活方式。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导致“树越砍越少,山越烧越秃”。高德荣痛心地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独龙江乡北部区域有成片的香樟树,吸引了大批盗伐者涌入,他们挥斧放倒一棵棵香樟,挖出根茎提炼香樟油。直到2011年底,独龙族还过着住在茅草房、出行靠溜索、生活靠低保的日子,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255元。

      “路通了,电有了,好山好水还在,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发展产业。”这是高德荣常对乡亲们说的话。

      穷则思变。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政策实施,依托生态资源优势,高德荣带领群众发展种植草果、重楼和养殖独龙牛、招引独龙蜂等绿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不砍树、不烧山”也能脱贫致富的路子。

      聊到草果、重楼产业等话题,高德荣立刻神采奕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草果、重楼能和生态环境相适应。生态是独龙族的‘绿色银行’。”高德荣侃侃而谈,“动植物基因库”“生态文明思想”等新名词不时脱口而出。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如今,独龙江乡1000余户群众全部住进了新房,草果、重楼、独龙蜂、独龙牛、独龙鸡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遍地开花,4G网络、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到全乡,6个村委会全部通柏油路,大病保险全覆盖,孩子们享受从学前班到高中的十四年免费教育……几乎每一件事背后都有高德荣不懈努力的影子。

      “如今独龙族群众有吃有穿,有好房子住,有病可医,有学可上,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独龙族整族脱贫了。”高德荣说,但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要过上更好的日子,必须坚持不懈奋斗。

      “我们要把上级给的扶持资金当成种子,靠我们自力更生来发芽结果。”高德荣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输血变成造血,娃娃这一代要读好书,到知识里去找小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教育提升、交通改善、水土保持、民族文化保护等仍然是这位“退而不休”的老人思考和牵挂的工作。

      不久前,独龙江乡开通5G试验基站,成为云南第一个开通5G的乡镇。“有了这些先进的技术,能拉近独龙江和世界的距离,更好地帮助独龙江发展。”高德荣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国庆前夕,高德荣荣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当他走向领奖台时,远在西南边陲,很多独龙族群众围坐在电视机前,高兴不已。

      获奖后,回到独龙江乡的老高,又开始起早贪黑,跑工地、进农家,奔忙在峡谷的山水间。 (记者 赵珮然)

     

    关健词:

    责任编辑:潘瑶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3月10日上午,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云南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会议向媒体开放,42家境内外媒体的91名记者聚焦云南,深入了解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

    2024年03月11日 11:17

    3月10日上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云南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代

    2024年03月11日 11:15

    耿马县贺派乡以“小公约”促进“大团结”,制定并组织群众签订《民族团结公约》,激励引导辖区内各族群众做边疆民族团结的维护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2024年03月11日 08:59

      依托“收信人宣讲团”“佤山青年宣讲团”“巾帼大宣讲”等形式,近年来云南临沧将民族团结春风化雨融入心田,打造具有临沧特点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

    2024年03月10日 21:29

      当天,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云南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王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云南发展资源经济,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走生态绿色高质

    2024年03月10日 21:27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昆明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倍增工作会议获悉,截至2023年12月,昆明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168.20万户,同比增长40%。每千人拥有经营

    2024年03月10日 20:13

      分产业类型看,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43.6亿元,比上年增长22.2%;文化批发和零售业营业收入122.6亿元,下降1.0%;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249.0亿元,下降6.5%。

    2024年03月10日 20:13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