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3月27日电 (黄诗谊 林浩)3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介绍,近年来,广西通过完善机制、强化协同、科技赋能等方式,补齐城市内涝防御和应急处置短板,构建全链条防涝体系,2024年以来,未发生因城市内涝导致人员死亡的情况。
图为百色市右江区东笋路东段雨水管道疏通施工演练现场。 黄诗谊 摄
为织密防涝“制度网”,2024年以来,广西印发出台多项文件,通过体制机制建设,明确排水防涝体系建设目标、标准、方向和重点,部门职责更清晰,应急行动更规范具体,为各地提供标准化操作指南。
广西住建部门加强与交通、水利、应急管理、气象、消防等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各部门迅速响应、精准施策,快速完成地下空间排水任务,最大限度降低汛情造成的损失。
图为南宁市组织抽排队伍预置抽排设备至各易涝积水点。 梁榆峰 摄
2024年,广西组建专业抢险队伍128支,配备“龙吸水”大型抽排设备24台、其他应急车辆177台,新增移动抽排能力19.6万立方米/小时,应急抽排能力提升至29.35万立方米/小时。
城市地下排水管网改造既是关乎民生的“里子”工程、也是城市建设的“面子”基础,对于改善城市面貌、提升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广西抢抓政策机遇,全区排水防涝项目共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34.73亿元,实施排水防涝项目55个,目前53个已开工,402个易涝点完成整治358个。
在广西南宁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让“逢雨必涝”的朝阳溪焕发新生;在梧州市,新建的调蓄池有效缓解了河西片区积水难题;在百色市,那午沟那羌屯内排水管径的扩大,解决了大面积积水问题......为城市安全再“加码”。
图为南宁市用管道机器人对管道内部进行全方位观察。梁榆峰 摄
广西还大力推进智慧防涝建设,各地积极开展排水防涝智慧化建设。梧州市依托城市智慧排水防涝预警系统简易平台,通过 AI算法生成“排涝抢险方案”;柳州市搭建排水防涝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重点易涝点水位情况,科学调度防洪排涝应急处置工作。
从机制完善到科技赋能,从项目攻坚到全民共治,广西推动城市排水防涝工作迈上新台阶。下一步,广西将立足防大汛、救大灾,抓早抓小抓细,加快国债项目建设进度,深化智慧防涝应用,持续提升城市韧性,提高内涝防治成效。(完)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小容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3月27日 15:10
2025年03月27日 14:57
2025年03月27日 14:56
2025年03月27日 14:56
2025年03月26日 15:13
2025年03月26日 11:36
2025年03月26日 10:09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