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社会万象

    怎么观测80米古树?500岁古树烧成炭还能活?这些古树名木值得了解

    2025-03-14 10:17:1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次数:

      “古树名木” ,这里的“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不包括人工培育、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商品林中的树木。而“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自3月15日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将施行。 根据全国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 。作为有生命的文物,每一棵古树都是活着的历史坐标 ,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科研价值。

      穿越四季时光,感受古树四季

      跟随镜头,让我们先去穿越四季时光长廊,感受文明与自然交织的生命诗篇。春天,浙江杭州余杭,玉兰初绽;夏天,江西南昌梅岭,古樟新叶;秋天,陕西西安终南山,银杏鎏金;冬天,山西五台山,松海如涛。

      针对不同树龄的古树 依次分级实施保护

      古树,其生长年代久远,是城市文脉和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根据即将施行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对古树实行分级保护:

      树龄500年以上的,实行一级保护;

      树龄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实行二级保护;  树龄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实行三级保护。

      我们平时在公园里看到的不同颜色的树牌,其实就是古树的“身份证”。

      如何从头到脚观测大高个儿古树?秘密武器来了

      云南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据云南省古树普查统计,目前,云南省有古树名木103.8万株 ,位居全国首位。按等级分:一级古树59.22万株、二级古树27.98万株、三级古树16.59万株。

      云南的很多古树不光年岁高,而且身高能达到七八十米。如何从头到脚仔细观测这些大高个儿古树?徒手爬上去吗?总台记者近日在跟随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工作人员深入热带雨林时,发现了他们的秘密武器。  借助位于丛林之上高达80多米的专业塔吊,从空中就能到达热带雨林的林冠,全方位领略到古树的独特魅力。 借力“丛林塔吊王” 空中探秘雨林古树冠层

      龙脑香科植物望天树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这一在西双版纳的发现,证明了我国有真正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林冠层高度一般在40至50米左右。望天树要花百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突出重围”,长成70米以上的巨树,是雨林中的“巨人”。要搞清楚望天树和当地生态系统的关系,就必须要靠近它,从上到下近距离监测研究。

      热带雨林“巨人”望天树: 孕育独特生命奇迹

      下面是我们用720全景技术拍摄的画面,成年望天树位居热带雨林林冠的最顶层,林冠层有独特的光、温、湿环境,孕育着多种生命奇迹,这里又被称为地球上的第八大洲。

      不但有百余种附生植物,科研人员还在望天树上发现种类和数量繁多的动物和微生物,古树支撑起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它的生长也记录了千百年来降水和温度等环境信息。在森林生态学实验室中,科研团队利用年轮样本,研究了从青藏高原到中南半岛的各种古树,重建并解读了区域气候发展规律。

      云南景迈山古茶林:林茶共生 人地共荣

      我们看了参天巨木望天树,接下来我们再来到云南的景迈山。

      景迈山凭借着总计2.8万亩古茶林,在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之后,也被列入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 在这里,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已经延续了千年。世居在景迈山的村民是如何与茶共生,传承和守护这片沃土的?

      世界上有很多茶园,但有一个地方却与众不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位于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这里有五片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茶林,其中分布着九个传统村落。这片郁郁葱葱的山林是一个巨大而精密的生态系统,所有树木以及生长其间的动物、微生物,都是有机体的一个部分。

      被蜘蛛、小鸟保护的茶树,也滋养出了螃蟹脚、石斛等中药材。在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的生态智慧下,不过多人工干预破坏自然的平衡,是村民们与古茶树之间的默契。

      高大的乔木护佑着万亩古茶林,在这里的生长体系中,最上层是粗壮乔木,中间是结实的灌木和茶林,最下面是顽强的草本。与大家印象中低矮、齐整的茶园不同,景迈山的古茶林是大叶种,当地人会把它做成我们熟知的普洱茶。眼下,春茶的采收陆续开始了。

      而如何保护并延续好古树的生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是当下的新探索

      茶在寨中,也是当地傣族、布朗族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村民们爱茶,但不会无度索取,随意种植,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但没有改变的,是这里人对茶的依恋。这里90%以上的劳动力都以茶为生,守护着祖先留下来的茶林。

      古茶树,让景迈山人有了根,也对如何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有启示意义。

      江西婺源:500岁古树“上演”生命传奇

      看遍成片成群的古树,再来关注“散生古树”。

      所谓散生古树,不同于成片群状生长的古树,它是在周围环境中没有同种树木相伴、独树一帜的珍贵古树。 全国散生古树数量较多的树种有樟树、柏树、银杏、松树、国槐等。

      其中,樟树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常见的树种,更是江西省的省树。樟树有一种特殊香味,可以驱虫。它身上还常寄生一种“接骨草”,是骨科良药。在江西婺源岭脚村,有这样一棵被称为“树坚强”的古樟。

      你敢信吗?江西婺源藏着棵让人惊叹的树!这棵至今已经500岁的古樟树,早年因雷电袭击,树干被烧成“黑炭”,树心全空!整棵古树仅靠最外层的树皮,支撑着10多米高的躯干。你以为它会从此枯萎吗?不!树皮下的韧皮部和形成层,就像给树干装了“营养快线”,顽强的劲头让它重生新枝,被村民称为“树坚强”!

      这棵古樟树以坚韧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如今,它已经被列为珍贵树木重点保护对象,成为逆境生存的象征。

      广西阳朔:打开古树根系世界 来给榕树做“体检”

      树干能为古树输送营养,树根则是古树的“地下生命线”。在桂林阳朔,一棵上千岁的古榕树,树冠覆盖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入选全国“双百”古树。我们跟随林业专家的脚步,探寻古树根系的地下奥秘。

      古树千年不倒的奥秘,就藏在根系里。它们是树木的“生命之源”,吸收水分养分、支撑庞大树冠。 在广西桂林阳朔,有一棵距今1500多年的古榕树,是当地的“明星树”。这几天,林业专家正在对榕树根系进行定期“体检”。  地面上的气生根凭肉眼就能大致判断,但地下的危机如何预防呢?专家用上了新技术:树木雷达。

      这台设备如同“透视眼”,以古榕树干为中心,发射雷达波,分次扫描周围半径约7米的土壤范围,通过反射信号绘制根系三维图,红色代表根系密集区,蓝色则代表根系相对稀疏,“体检”报告显示:根系发育良好,数量丰富。

      像古榕树一样,整个广西有超过15万株古树,每一棵都承载着独特的价值。当我们为古树挖一条复壮沟、做一次数字扫描,守护的不仅是一棵树,更是一个关于敬畏与共生的永恒承诺。(央视新闻客户端)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艳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古树名木” ,这里的“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不包括人工培育、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商品林中的树木。而“名木&rdqu

    2025年03月14日 10:17

      中新网南宁3月13日电(记者 杨陈)平陆运河集团13日介绍,近日,平陆运河马道枢纽上游航道停泊锚地顺利通水。  图为平陆运河马道枢纽上游航道施工现场。平陆

    2025年03月13日 15:42

      中新网广州3月13日电 (记者 王坚)12日白天到13日早晨,广东多地遭遇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中粤北韶关部分地区出现冰雹。  广东省气象局介绍,12日傍晚前

    2025年03月13日 15:06

      中新网3月13日电 据“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消息,经有关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并按程序组织认定和公示,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以下

    2025年03月13日 15:02

      中新网广州3月13日电 (记者 王坚)广东省三防办12日召开全省强降雨防御工作视频会议,研判近期强降雨天气形势,部署防御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年03月13日 14:58

      中新网3月12日电 据“江苏交通”微信公众号消息,截至3月12日7:30,受雾霾天气影响,江苏省连云港、盐城、泰州、淮安、扬州、宿迁、徐州、南通地区

    2025年03月12日 10:30

      中新网3月12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预计12日至15日,江南、华南等地有较强降水过程,湖南中南部、江西中部、浙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广西东北部、广东西

    2025年03月12日 10:27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