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提升工作怎么抓,怎么与现在的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如何稳定增加脱贫群众的收入?仲夏时节,记者走访了龙陵县部分乡村。
赶着牛儿奔小康
记者到龙陵县木城乡花椒村坪子寨李新发家的时候,正赶上他给一头出生几天的小牛犊喂米汤,李新发非常高兴,兴奋地告诉记者:“这几年,家里种了6亩地,养了12头牛,能繁母牛就有6头,今年已有3头母牛产崽,还有2头母牛待产,一年收入10多万元钱非常轻松,去年我家就脱贫了。有了好政策,现在的日子就像新生的这小牛犊,壮实,有奔头。”说着,他指了一下挂在门口的国旗。记者注意到,在坪子寨,几乎家家门口都挂着一面国旗。
“挂国旗是村民最朴实的感恩。”村党总支书记罗忠和告诉记者,木城乡开展了红旗工程,强化国家意识,感恩党和政府。在机关单位和农户家中户户悬挂国旗,有党员的加挂党旗,3000余面国旗、500多面党旗飘扬在边境一线,激发了边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激励了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
“我这4头牛有2头是西门塔尔能繁母牛,每头牛政府补助3000元的买牛款、乡佳农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每头担保1万至2万元的3年期融资贷款,每头母牛成本价1万至1.3万元,每头4个月的犊牛出栏价7000至8000元,壮牛由合作社包收购,每头售价1万多元,养西门塔尔牛比养本地牛挣钱多了!”坪子寨村民郭润清边给牛喂饲料边对记者说。自从肉牛成为花椒村的主导产业后,建档立卡户郭润清每年卖牛收入4万多元,2018年从贫困户中脱贫出列。
坪子寨是一个有32户142人的彝族香堂人村寨,交通闭塞,生存环境恶劣,仅有一条公路通向山外,多年来过的是“隔山能对话,相会走半天;吃水如吃粮,半年有水半年荒”的生活。通过近几年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程的实施,坪子寨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取得较大发展,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培植起粮、蔗、烟、畜为主的骨干产业,有了稳定的增收门路。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56元,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村“两委”积极引导坪子寨村民依托龙头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自然草山、甘蔗叶梢和庄稼秸秆发展肉牛养殖,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引导村民将牛从役用型向肉用型转变。全寨20余户养牛,肉牛存栏达100余头,基本实现了每户养牛户一片优质牧草、一间标准圈舍、一个青贮池(青贮袋)、一把铡刀、一名科技养殖“明白人”的目标。
“眼下,买一头瘦牛5000元至6000元钱,驱虫健胃半个月,然后再育肥120天左右,每天增重1公斤,每头牛投工带料共需1500多元钱,肉牛可以卖1万元以上,这账一算,你就知道每头牛短期育肥的利润是多少……”坪子寨养牛大户李小会喜滋滋地给记者讲起了他的“养牛经”。
李小会筹资建起了短期育肥场,收购瘦牛育肥3个月后出售,构建起收购、育肥、出售的家庭产业链,实行滚动发展。同时,不放松对能繁母牛的管理,目前,已出栏犊牛5头、育肥牛4头,收入5万多元,存栏6头。“肉牛短期育肥见效快,买瘦牛育肥100多天一卖就把钱赚了,吹糠见米实打实,我准备把掌握的育肥技术传授给群众,带动寨里家家都养牛、户户都增收,大家赶着牛儿奔小康。”李小会说道。
“科技大餐”受热捧
雨后初晴,碧寨乡天宁村村民杨从彩的野生石斛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活立木附树种植(仿野生)石斛技术培训会正在举行,杨从彩当主讲,乡林业站技术员做“助教”,学员来自全村14个村民小组共86人,其中73人是2018年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杨从彩是自学成才的“斛专家”,经多年的探索,杨从彩找到了活立木附树种植石斛的“密码”,先后投资100多万元附树种植紫皮石斛93亩,在林下种植中药材20余亩,注册了龙陵县林间野生石斛种植基地,年创产值80多万元。去年,在石斛鲜条市场低迷的境况中,杨从彩的野生石斛鲜条卖到了好价钱,每千克售价在200元至240元之间。碧寨乡森林资源宽广,全乡已在活立木上附树种植石斛2300余亩。为了巩固脱贫成果,拓宽群众增收门路,采取资金、技术、种苗扶持的措施,扶持村民在自留山上附树种石斛,今年以来,碧寨乡已举办石斛种植技术培训班12场次,培训农民1600多人次,广大群众抓住雨季,掀起石斛种植热潮。
“在活树上栽石斛采用树林中的腐质土或树毛衣(苔藓)做种植基质,用棕片把种植基质绑在树干(杈)上,再栽种上石斛扦插苗……”杨从彩边讲解边做示范。不少听众边听边在笔记本上记下要点,有几位学员跃跃欲试。杨从彩指着一名叫自金海的村民说:“自老表,你来绑几棚。”小自拿起棕片、基质和石斛苗动起手来……
今年以来,在龙陵农村,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登场,农民纷纷走进“田间课堂”进行文化科技“充电”。
龙陵县依托县农广校、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以乡、村农技校为阵地,集中授课与进村入户、实地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将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采取与农民面对面讲解的方式,宣传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等,为农民送上农业“科技大餐”。截至6月20日,全县已举办种养加工业实用技术培训班350余场次,培训农民3.4万多人次。(雷 华)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杨军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0日 10:14
2024年03月06日 20:49
2024年03月06日 20:47
2024年03月03日 00:19
2024年03月02日 22:12
2024年03月01日 13:25
2024年03月01日 13:20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