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百业兴。近年来,乡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做好农特产品大文章,能够有力推动农业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大力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能够强化和创新联农带农机制,焕发特色产业新活力。
火红的西红柿、金黄的小米、嫩绿的蔬菜……近年来,山西大同阳高县农特产品出村进城掀起消费热潮。在近日举办的“阳高红”西红柿产销对接会暨阳高县农特产品推介会上,阳高县县长谢云介绍,近年来,“阳高红”品种西红柿年产量已突破8万吨、产值达5亿元,已经成功走进周边省市的商超菜场,并通过电商平台端上了全国百姓的餐桌。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特色农产品种养“特”在哪?谢云介绍,地处北纬39°—40°的阳高县种植带,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土壤资源与充足的日照赋予了西红柿饱满的糖分和细腻的果肉。“西红柿、杏制品、粮油、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产销全过程,展现当地农产品的独特魅力。”谢云说。
近年来,乡村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一批乡土特色品牌竞相涌现。也应看到,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升农产品发展的规模和品牌效应,还有很大的空间。
北京新发地常务副总经理顾兆学表示,农产品批发市场要始终致力于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地方特色农产品拓宽市场渠道。让农特产品出村进城掀起消费热潮,销售平台有义务有信心通过市场资源、物流网络及品牌推广等优势,持续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人民网 作者:李栋
关健词:
责任编辑:于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8月05日 15:14
2025年07月31日 19:42
2025年07月31日 19:27
2025年07月25日 19:20
2025年07月23日 16:49
2025年07月23日 16:47
2025年07月18日 17:36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