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特殊教育政策精神,聚焦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的前沿进展,探索感知觉运动发展的创新路径,推动融合教育的深度实施,由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婚姻与家庭专业委员会为学术指导单位;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联合主办、丽江民族特殊教育学校、天使教育发展集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感觉统合教育大会”于2025年6月22日,在丽江古城圆满落幕。本次大会以“探索感知觉运动发展新路径 携手共创融合教育”为主题,汇聚了百余位国内外特殊教育、心理学、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感觉统合教育的多领域发展、干预方法创新及成效评估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儿童健康成长注入新动能。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儿童康复科前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副教授吴卫红教授主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长凌锋教授呼吁,跨学科协作是破解儿童发展难题的核心路径,需以创新理念推动资源整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前会长贾美香主任强调,构建家庭、机构、社会“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是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关键,需以科学干预推动社会包容。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原心理科主任刘松怀副主席指出,心理康复与感觉统合教育的融合,将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全面的成长支持。
上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贾美香、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童康复科医师陈达德、中国科学院心理所青少年人格与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张雨青、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PTI科主任张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奎分别就“构建家庭、机构、社会多元化体系保障”、“城市化环境下儿童的感觉处理挑战”、“儿童的人格与冲动行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物理治疗管理”、“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智能评估与干预”等主题,围绕围绕儿童心理健康的不同方面,包括保障体系、感觉处理、人格行为、孤独症治疗和ADHD干预等维度,系统探讨了儿童心理健康的多层次支持体系与干预路径。
下午,北大医疗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院执行院长吉宁、苏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陶新华、临沂河东康复医院院长王智超、中国音乐心理学会理事陈泽铭,就“NFPP家长养育方式改善与ALERTPROGRAM对ADHD干预的实践”、“表达艺术疗法走向科学与规范的思考”、“多模态干预:感觉统合与运动康复的协同发展新范式-基于临沂天使学校“医教结合·家校社联动”的探索”、“如何用音乐开启儿童内在潜力”等,围绕ADHD家庭干预实践、表达艺术疗法规范化、医教结合多模态康复及音乐潜能开发等主题,提出了儿童心理干预的创新方法与跨领域实践路径。
此外,6月20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原心理科主任、研究员,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松怀在会前工作坊就“儿童感统发展障碍解析与家庭支持技术”做了专题讲座。
6月22日特别设置了多个专题分论坛和实操工作坊,深度探讨了感觉统合教育的多领域发展与应用、感觉统合干预方法的落地转化与成效追踪。内容涵盖学习困难测评与干预、古典音乐在感统教育中的应用、静观技术与感统教师自我成长等热点议题,通过案例分享、现场演示等形式,为参会者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干预技术和教学方法,有效促进了理论成果向实践应用的转化。
为期两天的会议聚焦感觉统合教育在儿童早期干预、家庭支持、评估工具应用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大会包含9场主题报告、4个工作坊、2个平行分论坛,以及5场场外科普圆桌对话直播,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感觉统合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本次大会呈现三大亮点:多学科深度融合,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同台对话,打破领域壁垒,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导向鲜明,从家庭干预到数字化评估,从物理治疗到艺术疗法,覆盖全场景解决方案。社会参与倡导,强调家庭、学校、社区协同,呼吁构建包容性支持网络,让科学康复惠及更多儿童。
感觉统合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与希望的事业。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感觉统合教育学术与应用的交流,增加了各个感统机构的之间的联系,促成了更多实体机构的合作,对于感觉统合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具有深远意义,也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感觉统合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将继续携手同行,共创融合教育新生态!
关健词:
责任编辑:何莉莉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6月27日 15:00
2025年06月27日 10:57
2025年06月26日 15:17
2025年06月25日 18:58
2025年06月25日 17:01
2025年06月25日 10:20
2025年06月24日 22:38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