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滚动新闻

    如厕还得先解谜?公共标识创新不可本末倒置

    2025-11-26 11:13:23 来源:工人日报 浏览次数:

      “正三角”和“倒三角”、“两条线”和“三条线”、“大象”和“长颈鹿”……据近日新华社报道,一些商场、酒店等场所的卫生间,用抽象的极简线条或几何形状作为门口的标识,让人难以辨认。各地网友发现的“奇葩”厕所标识,一度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梗”,网友直呼“我只想上个厕所,别考我了行不行!”

     

      此类令人困惑的标识,非但未能发挥指引作用,反而让公众在门前踌躇不前,平添尴尬。让人一头雾水的背后,这些公共卫生间标识大多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抽象难懂,比如用几何图形标识性别;其二,设计元素杂糅,生硬嫁接品牌符号,弱化了标识本身的辨识度;其三,隐蔽难寻,有的还被设置在偏僻少人的犄角旮旯。

      上面这些问题,实质上反映了部分公共标识创新性与功能性的主次混淆。当前,随着文化日益多元、审美日益丰富,作为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的公共卫生间,也常常被视作呈现创意与美感的载体。以往就有商场花费重金打造奢华卫生间,并助推其顺利出圈,使之成为品牌营销的流量入口。或许这也是一些公共场所在卫生间标识上“多花心思”的原因。

      应当承认,为公共标识注入独特性与设计感,原本是一种积极尝试。可一旦过度强调形式、忽略功能,就会失了分寸、本末倒置,进而不可避免地损害标识的导引作用,造成与设计初衷相悖的负面效果。例如,有的城市在设计地铁指引标识时尝试极简风,却让不少乘客犯了迷糊,被绕晕在迷宫般的通道中。还曾有老伯因不懂英文,不小心闯入女厕,引发误会。这类问题背后,公共场所以及公共标识的设计主体难辞其咎。

      正如一些网友所说,公共标识“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不实用的设计,不如不设计”。刹住这股“化简为繁”“舍本逐末”的风气,相关设计者应该意识到,公共标识的设计初衷是满足公共需求,其指引功能是“1”,所有的创新设计都是后面的“0”。所以,设计主体要多一些用户视角,多一些市场调研,看看大家的反应,听听用户的心声。

      此外,在政策层面,底线和规范需要明确。哪些元素是公共标识可以有的?哪些内容是绝对不能出现的?凡此种种,相关部门均可通过文件予以规定。同时,已经发布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国家标准也应被督促落实。

      民生无小事,让公共标识一目了然、清晰易懂,也是提升群众幸福感、建设温暖家园的必要举措。

      陈丹丹《工人日报》(2025年11月26日 05版)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经国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正三角”和“倒三角”、“两条线”和“三条线”、“大象”和“长颈鹿”……据

    2025年11月26日 11:13

      中新社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21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预计未来一周,将有连续两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近日,下半年首轮寒潮影响结束后

    2025年11月21日 17:06

    新闻1+1丨杭州景区再启免费模式,带来哪些启示?  自12月1日起,杭州灵隐飞来峰景区实行免费政策。作为杭州西湖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年客流量超千万人次

    2025年11月21日 16:17

      中新网台州11月20日电 (傅飞扬 卢伊扬)11月中下旬,寒意渐浓,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螺洋街道上倪村工业园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作为台州知名的雪地靴

    2025年11月20日 15:22

      临近年底,你的年休假休完了吗?  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的一项法定权利,然而在实践中,因年休假工资引发的劳动争议并不少见。近日,《工人日报》特别邀请北京

    2025年11月20日 15:16

      中新网11月20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我国没有明显降水出现,寒潮影响过后大部地区气温有所回升。预计今明两天,全国大部地区仍会维持降水稀少的状

    2025年11月20日 15:06

      中新社广西来宾11月19日电 题:茶旅融合激活广西千年茶乡:“绿叶”飘香又生金  作者 张广权  “中国特有的风土与代代相传的匠心,共同造

    2025年11月19日 15:55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