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如何找到回家的路?(把自然讲给你听)
信鸽的导航机制基本包括两部分,即以太阳和地磁为主的定向机制、以嗅觉和视觉为主的定位机制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当天上午,随着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天安门广场内外汇成一片欢腾的海洋。这些和平鸽,其实是市民家里养的信鸽,放飞之后,它们就各回各家了。有人问,信鸽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人类对信鸽的饲养与培育,有着悠久历史,国内外都有不少用信鸽传递消息的故事。在我国,早在隋唐时期,南方一些地区就已开始使用信鸽互通消息。信鸽回家的能力,让人印象深刻。
信鸽如何辨别方位?时至今日,人类尚未能完全了解其中的原理,相关科学研究仍在继续。目前比较明确的是,信鸽的导航机制基本包括两部分,即以太阳和地磁为主的定向机制、以嗅觉和视觉为主的定位机制。鸟类确定方向,是综合多种环境和感官信息的结果。而且,随着环境的变化,鸟类可以对自身的方向决策系统进行适宜性调整。传统的训练,主要是选育导航能力强的信鸽,并不断强化其导航能力。
信鸽在晴天时,会借助太阳辨别方向,同时能记住并辨识一些标志物进行导航。当看不见太阳时,它们则主要参考感知到的地磁信号。对于信鸽如何感知地磁信号,至今仍无定论。有研究发现,信鸽的喙两边,分布着磁性矿物质团簇,其中可能含有类似于磁铁的可以感知磁场的器官,且由于与周边器官组成特殊结构,可以使该器官增强数倍感应能力;该结构通过施加力,引起神经细胞膜畸变,进而开启离子通道,实现磁场感知。
要说鸟类回家的超强方向感,除了信鸽之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候鸟了。候鸟每年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往返迁徙,它们是如何确定迁徙的时间、路线和地点的呢?通常来说,气温、光照、食物等外界环境因素以及内分泌等生理因素的变化,是鸟类迁徙的起因。不同类群的野生鸟类的迁徙机理可能更复杂。而在导航机制上,除了太阳、地磁场、嗅觉、视觉因素外,还受到星空、大型地标、听觉等多种因素影响。例如,许多林鸟会在夜间迁徙,一些猛禽会沿着山脉或海岸迁徙等。
总之,无论是信鸽回家,还是候鸟迁徙,背后这套精准的“导航系统”,都蕴含着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作者:贾亦飞,为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教授,本报记者姚雪青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05日 第 11 版)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恒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9月05日 10:00
2025年09月05日 09:57
2025年09月04日 16:51
2025年09月04日 10:43
2025年09月04日 10:36
2025年09月04日 10:33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