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 袁秀月)明年是新《环保法》实施十周年,近十年来,生态环境部在推进严格规范执法、打击恶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在助企纾困、引导守法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相关热点话题。
新闻发布会现场。袁秀月 摄
十年来查办五类案件19万多件
发挥新《环保法》“钢牙利齿”作用
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表示,2015年实施的新《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长了牙齿”的《环保法》。十年来,全国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在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赵群英介绍,坚决遏制生态环境违法高发态势。十年来查办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和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等五类案件共计19万多件,查办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29.5万件,罚款金额总计860.2亿元。其中,“十三五”期间共查办83.3万件,相较“十二五”增长了1.4倍,充分发挥了新《环保法》的“钢牙利齿”作用。
2018年以来,随着《环保法》的深入实施,全社会环境守法意识显著提升,企业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处罚案件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共办理处罚案件8万余件,上述五类案件8300件,较最高峰时期的2017年分别下降66%和79%。
此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连续五年开展打击涉危险废物违法专项行动,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9万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4800余件,有效遏制了危险废物非法倾倒转移等环境违法犯罪高发势头。
连续八年开展垃圾焚烧专项整治,以“自动监控+电子督办”方式,推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稳定达标排放,从根本上扭转了社会公众对垃圾焚烧企业的看法,有力地促进了垃圾焚烧产业有序发展。截至今年10月,全国焚烧企业数量为1010家,焚烧炉2172台,焚烧能力约111万吨/日,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今年以来可推动污染减排20.4万吨
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今年秋冬季以来,北方地区几次重污染天气,也引发社会的关注。
对此,赵群英表示,生态环境部进一步规范执法监管,深化线上、线下两个战场,精准科学开展大气监督帮扶。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11轮次现场监督帮扶和14轮次远程指导帮扶,经技术单位测算,可以推动污染减排20.4万吨。
在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方面,赵群英介绍,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检、公安部连续五年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其间,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1.9万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4800余件(截至2024年11月)。今年1—11月,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1614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118件,涉嫌犯罪人数2520人,有效遏制了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件高发态势。
在助企纾困、引导守法方面,赵群英表示,生态环境部积极探索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守底线和促发展相结合,帮助引导企业自觉守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一是加强源头预防,注重事前预警。二是突出执法重点,强化差异监管。三是推行说理式执法,落实执法普法。
例如,2024年以来,通过“污染源监控”微信服务号,向3.9万家企业实时开放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异常等数据查询功能,帮助企业及时关注自身排污状况,确保稳定达标。此外,对弄虚作假、偷排偷放等严重违法问题依法严惩,对轻微违法企业依法实施不予处罚,给予适度的容错空间。2024年,全国共实施生态环境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案件1万余件,免罚金额15.5亿元。(完)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经国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12月24日 17:00
2024年12月24日 14:47
2024年12月24日 10:27
2024年12月24日 10:19
2024年12月24日 10:18
2024年12月23日 15:21
2024年12月23日 10:43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