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滚动新闻

    “朋友圈被领导点赞成认定加班证据”带来的启示

    2024-12-19 10:10:12 来源:工人日报 浏览次数:

      卢越

      日前,一则“朋友圈被领导点赞成认定加班证据”的新闻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央视网报道,一员工在休息日推广公司产品,发朋友圈后获得领导点赞,后该员工被公司解雇,以领导在朋友圈点赞证明自己加班,主张公司应支付加班费,获法院支持。

      面对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加班似乎已成为很多人的常态,而有的加班隐藏颇深。比如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线上加班”,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界限。再如“一到下班就开会、一到周末就培训”这类“碎片式加班”,看似不是长时间工作,但让员工在休息时间内零碎地处理工作事务,实际上是一种“隐形加班”。更恶劣的是,有的用人单位以各种借口规避加班费的支付,比如一边规定“不审批就不能视为加班”,一边又在员工打申请报告时“使绊子”、设障碍,让其休息权落了空。

      实践中,“哪些情况算加班”“加班时长怎么认定”“加班费怎么算”,常常成为劳动争议案件中的焦点。加之在数字时代,劳动者权益保护呈现出新的特点,给司法审判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情形,司法机关也在积极回应劳动者关切,统一裁判规则。今年年初,最高法发布的首例“隐形加班”案明确线上“隐形加班”的认定标准,突破传统加班认定因素,创新性地把“付出实质性劳动”和“明显占用时间”作为关键认定因素,传递出“让在线工作有收益,离线休息有保障”的司法态度。

     

      此次“朋友圈领导点赞加班”一案中,用人单位提出员工加班应提前填写《加班申请单》,经上级领导批准后方可加班,否则视为员工自愿劳动,不按加班处理。法院并没有拘泥于单位主张的加班事先审批制度,而是认可员工提供的加班电子证据,这是司法在不断顺应数字时代劳动形态变化、化解纠纷上作出的有益举措,也是对劳动者维权的有益启示和有效指引。

      长期以来,“如何证明自己加了班、加了多久的班”,对劳动者来说并非易事。尤其是涉及线上工作时,其碎片化特点本身就使得劳动者的工作任务难以量化,而有的用人单位利用其优势地位让劳动者收集证据变得更加困难。不过,随着当下劳动者提供劳动的工具及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司法实践中对于证据的相关认定也在与时俱进。微信聊天记录、腾讯会议记录、钉钉沟通记录等存储于电子介质中的相关数据,已成为部分案件中法院认定加班的重要依据。“朋友圈领导点赞加班”案中的员工,就是因为提交了“领导点赞”截图,以佐证其制作的加班时刻表,最终成功为自己追回加班费。

      可见,在微信实名、电子证据保全方式多样的信息化时代,只要提交的电子证据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有相互佐证的实质性内容,便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当然,劳动者还要“会用”。该案的审理,对劳动者来说能成为很好的维权样本,提醒他们在工作中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了解如何让证据在法庭上“说话”。我们也乐见司法在劳动争议纠纷化解中发挥更大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通过更多典型案例、个案裁判,遏制违法用工现象,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娟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卢越  日前,一则“朋友圈被领导点赞成认定加班证据”的新闻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央视网报道,一员工在休息日推广公司产品,发朋友圈

    2024年12月19日 10:10

      中新网十堰12月18日电 (程平 袁孝文)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洪坪管理站近日整理2024年秋季红外相机数据时,一组影像引起工作人员注意,画面显示记录到国

    2024年12月18日 14:56

      中国天气网讯 近期,冷空气频繁来袭。今天(12月18日),冷空气将影响黄淮、江淮等地,带来4至8℃左右降温。19日至21日,新一股较强冷空气来袭,长江中下游及其

    2024年12月18日 10:49

      中新网12月1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天,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华北、东北、江南西部和北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气温出现小幅下滑。预计今天,

    2024年12月18日 10:48

      中新网林芝12月17日电 题:西藏波密民众话川藏公路之变:从行路难到通四方  中新网记者 江飞波 贡桑拉姆  “其他地方的人很难想象,十多年前我去拉

    2024年12月17日 16:02

      中新网合肥12月17日电 (何仁婷)秋月梨的木栓病,一度成为河北邢台的梨农贾宗锴的“心头病”。这个新引种的品种,一到成熟的关键季节,就不断出现木

    2024年12月17日 16:00

      中新网12月17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天,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气温继续回升,新疆北部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乌鲁木齐、伊犁局地大雪。未来三天,全

    2024年12月17日 15:44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