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17日电 12月17日,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发布报告,分析2024年企业声誉管理十大影响因素,并对2025年影响企业声誉管理的十大因素作出预测。
报告认为,2024年企业声誉管理十大影响因素包括:美西方诋毁打压、舆论场割裂对立、新闻敲诈与流量抹黑产业化、企业与员工关系变化、企业家拥抱流量带来“双刃剑”效应、人工智能应用风险、资本市场走势牵动舆论、直播带货屡屡翻车、企业高管媒介素养缺乏等。
例如,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惊人的用户规模及其蕴含的无限价值,让诸多企业家趋之若鹜,纷纷投身流量热潮。但收益总与风险相伴,企业家化身“网红”,意味着其个人形象与企业形象深度绑定,企业家的行为言论一旦翻车,对企业品牌声誉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严重伤害。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和舆论生态变革,对企业高管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通过技术分析和专家研判,预测了2025年企业声誉管理十大影响因素,包括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企业国际声誉建设带来契机,新质生产力的兴起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传播突破口,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为企业声誉管理营造良好环境,文化强国战略促进文化传播助力企业品牌建设,ESG披露规范化对企业声誉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提升企业声誉管理难度,流量经济扭曲“舆论场真实”增加企业声誉管理复杂性,年轻员工权利意识增强考验企业声誉管理能力,黑天鹅事件始终是企业声誉管理不可忽视的因素等。
例如,报告认为,今天的中国正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企业在应对西方制裁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成熟。2025年,中国企业将紧跟国家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将产品和服务推向全球,持续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综合实力和形象声誉。同时,文化强国战略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强大保障,赋能和助力企业品牌建设。未来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形成独特的企业精神和文化内涵,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据悉,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共同发起成立的高水平研究机构,是我国一流大学在媒介与公共事务领域最早建立的国际化、创新型传播智库之一。成立十余年来,持续参与政府与企业声誉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和实战经验。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杨宇军表示,这是研究院聚焦年度“大势”,首次以报告形式公开发布研究成果,希望通过发布,探究引发企业声誉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为企业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助力企业提升声誉管理的理念认识和能力水平。(完)
关健词:
责任编辑:贺国华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12月17日 12:38
2024年12月16日 15:31
2024年12月16日 10:05
2024年12月16日 09:58
2024年12月13日 14:48
2024年12月13日 14:45
2024年12月13日 10:31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