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精致走账”的暗门(红船观澜)
前不久,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纪委监委通报曝光了5起干部违规公款吃喝典型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5起典型问题的当事人都在报销上挖空心思,分别以场地租用费、森林管护费、玉米种植补贴款、人工费、清雪费等名义,将吃喝费用在单位“财务账内列支核销”。最终,相关人员受到党内警告、记过、开除党籍等处分。
从各地查处的相关案例来看,这几年干部明目张胆地吃吃喝喝明显少了。然而,“舌尖上的腐败”花样翻新,尤其是少数人精于找漏洞、钻空子,将违规吃喝“合理合规”入账,“洗白”违纪行为。有的把正规公务函当作吃喝“通行证”,以“拆、分、冲、抵”等手段,“做长天数、做多餐数”;有的在预算上动心思,“做大预算花小钱”,吃会议、吃培训、吃工程;还有的将就餐费用在机关食堂通过虚列招待客商餐费等方式分批次报销……形式花样虽不同,但账目都做得规整、精致,看似合规合纪,实则仍是公款吃喝,踩了纪律“红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走向纵深,中央持续发力反“四风”,狠刹“舌尖上的腐败”。但也要看到,“四风”问题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反复性。高压之下,一些人将吃吃喝喝遁入“地下”,披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在报销上费尽心机。事实上,他们之所以精心“包装”账单,并非不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恰是为躲避监管,才在监督薄弱环节寻求“突破”。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少数干部至今仍公款吃喝、“精致走账”,折射出他们不守规矩、不知敬畏。
为何“精致走账”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能够得逞?这跟财务“放水”、管理粗放不无关系。现实中,少数财会人员定力不强,甚至主动会意,帮着“下账”;还有的地方财务监管滞后、存在漏洞,客观上给了少数人可乘之机,将吃喝账单改头换面后成功报销。
吃喝非小事,作风在其中。少数干部“精致走账”,或许能侥幸报销一两次,但长此以往、打开闸门,必将跌向深渊。正所谓,“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两千多年前,《韩非子》记载了“象箸之忧”的故事,对那些过度追求锦衣玉食、吃喝享乐的人是深刻警醒。纵观这些年落马的干部,不少人都是从吃吃喝喝开始的。如果干部沉迷于此,必然导致思想滑坡、作风涣散,甚至拉帮结派、搞小圈子,一步步走上腐化堕落的不归路。
“要把刹住‘四风’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歪风陋习要露头就打,对‘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要时刻防范。”在今年初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反“四风”提出新要求。何以堵住“精致走账”的“暗门”?纪检监察机关需主动出击,强化日常监督,以“火眼金睛”精准发现问题;同时,各地各单位也要强化财务管理、规范报销,把好“关口”,让“精致走账”无路可走。
孟祥夫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11日 19 版)
关健词:
责任编辑:赵远兰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4:42
2024年03月07日 10:11
2024年03月07日 10:02
2024年03月06日 09:29
2024年03月04日 16:43
2024年03月04日 10:22
2024年02月29日 17:16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