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韶山5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5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中国地震局当天在湖南韶山举办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主场活动。
围绕“防震减灾 共筑平安”主题,该活动通过线下主场和线上直播联动的形式,集中举办科普展演、图书捐赠、防震减灾倡议宣讲、应急演练、科普讲座等多种活动,向公众讲解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主场活动在湖南韶山举行。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张勤出席主场活动致辞指出,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防灾减灾人民防线具有深远意义。这次主场活动是探索“红色研学+防震减灾科普”的一次重要实践,旨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共同传播防震避险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为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筑牢坚实的社会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等专家学者从工程抗震、地震预警、“谛听”地震波大模型等不同角度,通过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向社会公众普及地震科学知识。来自救援队、学校等行业领域代表分享地震救援、校园避震的优秀经验和典型做法,通过交流共享,带动各界关注科普教育、加强防震避险能力。
在活动现场,学生代表演唱“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主题曲《这一瞬间》;沉浸式舞台剧《裂缝中的曙光》融合舞蹈艺术和情景演绎,再现地震的震撼场景,展现灾难中闪耀的人性光辉;模拟开展6.8级地震应急演练,提升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此外,湖南省相关单位还开展广场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咨询、装备展示、演示互动等方式吸引民众参加。
据悉,中国地震局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长期以来在防震减灾科普方面开展大量工作,从学校到社区,从城市到乡村,让更多人了解地震知识,掌握避险技能。其中,“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已惠及全国2.8万所学校,在甘肃积石山6.2级、新疆乌什7.1级等地震中,震区中小学校师生凭借掌握的技能科学避险,充分彰显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重要价值和减灾实效。
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主场活动湖南韶山会场外景。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主场活动,由湖南省地震局、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湘潭市委和市政府、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共同承办,韶山市委和市政府、湘潭市应急管理局等协办。(完)
关健词:
责任编辑:于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5月12日 15:58
2025年05月12日 15:56
2025年05月12日 15:55
2025年05月12日 11:43
2025年05月12日 11:35
2025年05月12日 11:30
2025年05月12日 11:29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